- 佟家栋;王芊;
本文在Melitz发展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和Chaney对其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多部门扩展,构建了一个包含生产异质性的量化贸易模型。本文构建的模型可与贸易数据结合,对国际贸易领域特别是和贸易政策相关的问题进行反事实模拟分析。在建模方法上,本文采用了一般均衡分析,这使得建模过程脉络清晰,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适用于多种问题的量化分析。利用比较静态研究方法,我们对用于数值模拟的一般均衡方程组进行了简化,消除了难以识别和估计的外生变量,这使应用模型开展反事实研究的难度大为降低。本文通过一些例子展示了模型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对自由贸易、全球一致性加税、美国对中国实行歧视性贸易政策和中国对美国实行反制性关税等情形的反事实模拟。通过对模型的应用,我们得到了一些有启示性的量化结果,这些结果符合常识,和预期基本一致,显示了本文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和可应用性。
2021年05期 No.461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2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陈旭;邱斌;
本文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Heckman两步法模型探讨了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对我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动态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多中心空间结构对我国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均呈现显著的倒U型趋势,在区分了企业所处区位、行业要素密集度以及生产规模的差异之后,此结论依然稳健。其次,根据测算结果,目前我国少数省份的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由于多中心程度过高而受到抑制。最后,机制检验显示,市场一体化和要素流动是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影响我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扩张的重要途径。本文为我们从出口扩张视角思考区域空间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2021年05期 No.461 1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1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薛军;常露露;李磊;
本文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对国内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显著促进了国内企业创新,投资金额越多,企业的创新效应越明显;在考虑了创新概念的重新界定、替换绿地投资金额指标及内生性问题以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这种促进效应是通过吸收东道国(地区)的人力资本要素及增加研发投入两个中介渠道产生的;从所有制、行业和东道国(地区)差异来看,非国有企业绿地投资的创新效应及研发中介效应高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绿地投资的创新效应及研发中介效应高于技术稳健型企业,对发达经济体绿地投资的创新效应及研发投入效应高于发展中经济体,但人力资本要素吸入的中介效应弱于对发展中经济体的绿地投资。
2021年05期 No.461 3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2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 ] - 李泽鑫;赵忠秀;薛瑞;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工业企业数据以及阿里巴巴实名供应商的匹配数据,考察了B2B商业模式下电子商务平台应用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关系。经验分析发现,企业参与并使用B2B电子商务平台显著提高了出口DVAR。渠道分析表明,采购成本降低引致的成本变动效应、市场竞争引致的中间产品进口替代效应和交易匹配效率提升导致的订单效应,是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企业国内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显示,电子商务的DVAR促进效应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和区域特征的不同而异,其对于非国有企业、东部省份和一般贸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2021年05期 No.461 4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2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陈丽丽;代毅;
本文从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视角分析了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合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理论进一步分析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两大途径。通过匹配合并2007—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万得(Wind)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评指数,以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研究发现: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会显著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这种影响在企业、行业、地域层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高质量信息披露通过缓解事前信息不对称及事后信息不对称,能有效降低企业外部投资者的逆向选择风险和企业内部的双向道德风险,从而以降低融资约束和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渠道显著改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开展了双向因果内生性检验,改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和剔除特殊样本等各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本研究表明,内部信息披露管理是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在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中需要进一步增强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管理。
2021年05期 No.461 6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2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 ] - 韩国高;邵忠林;张倩;
本文以2002年的外资管制政策调整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与工具变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外资进入对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进入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就业增长,且该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低技术企业中更为明显,外资进入能发挥稳就业作用。进一步地,外资进入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扩大企业出口规模来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就业增长。最后,利用动态分解方法研究,发现外资进入能够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总体层面的就业增长产生促进作用。本文不仅为稳定和扩大中国制造业企业就业拓宽有效路径,也为客观评价中国扩大外资开放水平的微观绩效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5期 No.461 8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2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 ]
- 代中强;李之旭;高运胜;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层面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基于供求视角测算了企业出口全球价值链位置;从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作为中间产品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双重角色出发,实证分析了企业层面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价值链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供给视角来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扩大企业产权优势,促进创新,进而促进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上游度提升;从需求视角来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会造成企业低端锁定,影响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下游度提升。综合来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引致价值链延伸效应,深化全球分工,对于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相对位置的攀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价值链攀升效应大于低端锁定效应。
2021年05期 No.461 9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2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1 ] - 刘鹏;夏炎;
分工促使了全球价值链(GVC)和国内价值链(NVC)的形成,NVC的发展和GVC的嵌入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现象。学术界目前的研究焦点集中于以我国整体为对象考察增加值出口和GVC的嵌入情况,或主要考察我国若干个较大区域间的经济关联,较少将GVC和NVC放在同一框架下考察我国各省的价值链嵌入情况。因此,本文利用包含我国各省的世界投入产出模型,在GVC和NVC双视角下考察我国各省价值链嵌入的收益情况、价值链嵌入的倾向性和目的地,并进一步探讨了沿海省份的NVC割裂问题。研究发现:各省份价值链嵌入的收益和嵌入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京津和北方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南部沿海区域各省份收益和嵌入程度都较高。其次,沿海省份主要倾向于嵌入GVC而内陆地区主要嵌入NVC;各省份嵌入NVC和GVC的主要地区分别是华中地区和亚太地区。最后,除福建省外,沿海省份的GVC嵌入并未明显造成NVC割裂。上述研究结果对GVC嵌入和NVC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1年05期 No.461 10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2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