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新冠疫情与国际贸易专题

  • 新型冠状病毒全球传播背景下限制国际贸易措施的合规性研究

    边永民;

    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传播背景下,各国陆续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国际旅行、限制国际运输和直接限制特定产品输出或输入的措施,此三类措施对国际贸易均有限制作用。《国际卫生条例》并没有限制各成员在疫病流行的情况下对国际贸易采取限制性措施,反而要求各成员要加强对国际旅行人员的检疫,控制经由运输工具造成的病毒传染,对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和物品的进境或出境可以采取额外的卫生和检疫措施。同时,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下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还应该符合《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中关于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措施的要求,以及《实施动植物卫生和检疫措施协定》对临时性的检疫措施和长期的卫生检疫措施的规定。鉴于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不会在很短的时期内被完全消除,而国际贸易为各国经济提供支持,也是抗疫物资运输和补给的重要渠道,国际社会应该考虑根据适度安全的原则,对国际贸易采取限制程度最低的措施,以便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持世界经济运行之间保持平衡。

    2020年07期 No.451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疫情期间政策获得感对出口信心的影响——基于8000余家外贸企业“双稳”政策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蒋韶华;景香晨;姚婧妹;

    本文基于商务系统开展的8163家出口企业问卷调查数据,从出口企业面临环境情况、外贸政策获得感和出口信心的分析角度进行实证研究,探查疫情期间企业的实际困难,分析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系列外贸政策的实施效果。实证研究表明,出口企业面临的困难降低了企业出口信心,但疫情期间的出口政策的获得感显著中介作用了环境恶化的影响,提振了出口信心,且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外贸信贷投放、贷款延期、人民币结算便利和贸易便利化六个政策单独的中介效应都显著,表明前期政策的精准性较好;然而单项政策的中介效应大于整体政策的中介效应,表明政策之间存在协调与配合的问题;同时,企业规模大小在外贸政策获得感发挥中介效应时起调节作用,表明不同规模企业外贸政策获得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需更重视中小企业的政策效应发挥。基于实证检验了外贸政策获得感影响出口信心的作用机理,并对外贸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具体建议。

    2020年07期 No.451 1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7K]
    [下载次数:2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亚洲工厂的影响研究

    邓世专;林桂军;

    新冠疫情导致亚洲工厂部分生产网络中断,加剧了对亚洲全球价值链的破坏,并存在发达经济体将生产活动(或价值链)迁移回本国的风险。本文通过构建亚洲工厂依存度模型,计算工厂依存度指数,监测新冠疫情影响亚洲工厂指数变化情况,找出新冠疫情蔓延对亚洲工厂影响方向;并且,进一步构建了Hallegatte (2008)的改进模型,预测亚洲工厂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恢复情况。研究发现:亚洲工厂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仍然要远高于美国和日本,但其对美国、日本的依赖指数处于上升趋势;且亚洲工厂对中国的依存度仍然大于其他经济体。同时,新冠疫情对亚洲工厂的影响到其复苏呈现为大致V形即急剧下滑—急剧恢复的特征,在这过程中亚洲工厂的损害显示出同步地波动且传播迅速,这说明在疫情发生后立即向经济体及企业提供援助非常重要。我国应对新冠疫情措施坚决得当,实际上为我们迎来了亚洲全球价值链向中国迁移的又一个新机遇。

    2020年07期 No.451 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经贸论坛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分布

    刘啟仁;吴鄂燚;黄建忠;

    提升出口贸易质量是开放经济体的主要政策目标之一,然而,国内政策的稳定性是影响该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入贸易升级领域,研究各国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各国的出口技术分布。理论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通过影响本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技术分布水平造成不利影响,其还会通过抑制投资增长率阻碍出口贸易技术分布的改善。本文选取2006—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采用附加值赋值原理计算技术高度指数,结果表明: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越会对出口技术水平产生抑制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本币升值和抑制投资增长显著地阻碍了出口技术的升级。因此,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对改善出口贸易的技术分布和提高贸易结构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2020年07期 No.451 4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1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区域价值链分工拓展的空间解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生产分割视角的考察

    陈健;赵迪;陈苔菁;

    "逆全球化"趋势下,面对国际分工格局不确定性的增长,中国重新审视其不同空间尺度价值链分工联系的重要性凸显。本文通过构建嵌套进世界投入—产出表的中国八大区域投入—产出序列,在统一框架下,借助生产分割阶段数测度并将其解构为域内、国内域外和国际域外生产分割,探讨了八大区域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价值链分工联系水平、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异质性。定量考察域内、国内域外和国际域外价值链分工联系的主体构成特点,结果表明国内域外生产联系呈日益增强的特点。进一步研究证实:就我国八大区域而言,相比其国内域外和国际域外分工联系的拓展,域内分工联系拓展的多因素驱动特点更加明显;无论域内、国内域外还是国际域外价值链分工联系拓展,它们在大空间尺度彼此间主要呈现"替代"关系。

    2020年07期 No.451 6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1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税费负担与企业出口行为:扩展效应和集约效应

    毛德凤;刘华;

    在国际减税浪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迫切需要释放税制改革动力,优化税制环境,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本文基于2006—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考查了企业税费负担对出口决策和出口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税费负担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不仅降低了企业出口概率,而且挤压了企业的出口规模。在经过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问题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存在。异质性检验表明,分行业来看,税费负担对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影响更大;分区域来看,对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参与和出口强度均有显著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仅体现在出口决策上。此外,税费负担对初创型、非政治关联企业的出口参与和出口深度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成熟型、政治关联企业的影响不明显。本文结论不仅补充和拓展了税费负担与企业出口行为的实证研究,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注民营企业的出口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2020年07期 No.451 7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0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区域国别市场

  • 美国对华反倾销税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案例数据的证据

    龙小宁;张靖;

    本文从反倾销税率计算的直接依据出发,利用1980—2015年美国反倾销调查的案例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反倾销税率的各因素的作用。不仅关注了国别、"非市场经济地位"、替代国选择等因素,还从企业层级出发定量识别企业应诉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1)入世前,中国企业没有遭遇国别上的差别待遇,"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税率没有显著影响;(2)入世后,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显著高于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非市场经济地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替代国将显著提高反倾销税率;(3)无论入世前后,中国企业不应诉或消极应诉均提高了其最终反倾销税率。(4)企业积极应诉不仅有利于自身争取更低的反倾销税率,而且具有正外部性作用,降低了其他企业的反倾销税率。

    2020年07期 No.451 9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全球价值链

  • 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与产业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张玉兰;崔日明;郭广珍;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将国家五年规划对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统一量化,分别研究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政策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产业政策相反或者不显著;产业政策因干预市场竞争对其他未鼓励产业具有挤出效应,贸易政策没有挤出效应,反而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了产业升级;不同于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还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来促进产业升级;相比于下游产业,贸易政策对上游产业升级的效果更强。

    2020年07期 No.451 11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3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1 ]
  •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关税水平与贸易政策选择——基于生产分割视角的考察

    韩晶;孙雅雯;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探究价值链参与程度及地位对关税水平的影响,利用2001—2014年21个国家(地区) 14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一国(地区)相对于中国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地位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对我国的关税;价值链参与和地位较高的国家(地区),其价值链地位提升对降低对我国关税的显著性更强,对价值链参与和地位较低的国家(地区),其价值链参与对关税的边际效应更大;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价值链地位对关税的影响显著,且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边际效应更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关税对两者的"敏感性"较低;未与中国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地区)价值链参与和地位对关税的影响不显著,但已签署协定国家(地区)的价值链地位提升对降低关税有显著影响;中美贸易摩擦也印证了以上结论。

    2020年07期 No.451 12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国际金融

  • 汇率变动、融资约束与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研究——基于生产分割视角的考察

    吴功亮;林汉川;蔡悦灵;张定胜;

    本文基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构建了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内生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以2000—2006年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合并数据库为样本,研究了汇率变动、融资约束对我国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我国多产品企业出口价格、出口数量以及出口产品的种类都会显著减少,且企业倾向于出口核心产品,而企业融资状况的改善会有效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本文为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化进程、降低企业信贷约束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0年07期 No.451 14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吗——基于动态系统GMM估计和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

    张建;李占风;

    对外直接投资(OFDI)与母国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4—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探讨了O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OFDI的逆向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情境下存在,显著地促进了GTFP的增长,能够成为新时代下提升中国GTFP的新动能; OFDI对GTFP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OFDI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GTFP的增长,而对中西部地区GTFP的影响不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和制度环境在OFDI对GTFP影响中的非线性门槛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和制度环境均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在环境规制门槛条件下,OFDI对GTFP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规律;在制度环境门槛约束下,OFDI与GTFP之间呈"U"型关系,只有制度环境水平达到一定的门槛值,OFDI才能显著地促进GTFP的增长;结合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模型进一步分析可得,在环境规制和制度环境不同门槛条件下,OFDI对不同分位点处的GTFP有不同的影响。

    2020年07期 No.451 159-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贸易问题》选题参考

    <正>1.国际经济理论前沿问题研究2.全球价值链及其相关影响研究3.利用微观数据和大数据的国际经济学经验研究4.国际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竞争优势研究5.新科技革命与国际贸易研究6.开放经济对国内收入分配影响研究7.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研究8.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9.跨国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及其效应分析10.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研究11.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研究

    2020年07期 No.451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