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经贸热点

经贸论坛

  • 进口与企业技术进步: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叶建亮;杨滢;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样本,探讨我国企业进口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显示:进口对企业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两个方面,即更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进口,剔除加工贸易企业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通过倾向性匹配和平均效应分析,本文发现选择进口的企业相比没有进口的企业,其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并持续提高;出口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进口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相比一般贸易企业而言要低,但是依然显著为正;本文结果在不同采样和指标度量模型中均显示稳健。

    2019年05期 No.437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1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关税变动与企业生存

    郭晶;周玲丽;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和关税变动的互动叠加,是当前影响企业生存的重要风险因素。本文测度企业层面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出口关税和进口中间品关税,实证研究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关税变动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生存的影响。总体层面实证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存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出口关税对企业生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不显著,进口中间品关税对企业生存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随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出口关税对企业生存的正效应减弱,进口中间品关税对企业生存的负效应增强。分层实证结果显示:本土企业和小微型企业生存受到出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进口中间品关税的负向冲击更大。

    2019年05期 No.437 2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3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1 ]
  • 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转换与升级研究——基于产品空间视角的分析

    胡贝贝;靳玉英;姚海华;王开;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性。本文旨在对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及其背后竞争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产品空间理论相结合,构建企业层面的平均产品密度指标,从产品要素禀赋视角揭示企业进行产品转换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出口产品转换行为是否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研究表明:企业出口产品的既有要素禀赋和在产品空间的位置决定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企业出口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平均产品密度通过对产品转换行为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带动了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

    2019年05期 No.437 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7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提升中国进口食品质量了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

    孙林;胡玲菲;方巧云;

    中国自2007年确定了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已经陆续与周边15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这意味着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外,中国正通过构建跨国区域贸易合作,进一步通过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本文基于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一准自然试验,在贸易自由化的框架下,将进口食品按照2002年进口关税高低划分为高关税食品(实验组)和低关税食品(对照组),并采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政策冲击)对中国进口食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提高了中国进口食品质量,自由贸易区战略对高关税食品进口质量的提升幅度比低关税食品更大;该结论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特定市场也成立。本研究从区域自由贸易的维度,为解释中国大幅增加食品进口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2019年05期 No.437 5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29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 ]

全球价值链

  • 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动态演进过程分析——基于Ti VA数据库的新兴市场国家比较!

    李正;武友德;胡平平;

    基于OECD-WTO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利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关联度与产业演进系数等量化方法,对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演进过程与趋势特征开展了实证检验,并在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比较中明晰所处位置与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参与度较高且为上升、收敛态势,中国制造业参与的进度更大、程度更深、水平更高;经历了振荡发展、加速融入、平稳调整等三个发展阶段,表现为"倒S形"发展过程,并在前向、后向两个方向上以渐趋平衡的关联度嵌入全球产业链,更具网络的稳固性与根植性;受此影响,中国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制造业内部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产业调适;中国的产业演进突出表现在由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演进,低技术产业仍然偏高,中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属于跨梯度演进模式。这一演进特征与中国自身所处发展阶段与制造业总体水平紧密相关,也受到中国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加大工业化步伐、调整产业结构与加入WTO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2019年05期 No.437 6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9K]
    [下载次数:1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邻近约束、生产性服务与价值链分工

    裘莹;赵忠秀;孙博;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的有限贸易性出发,采取邻近性指标和价值链长度分别度量生产性服务的邻近约束,使用国际投入产出表WIOD 2016建立分层线性模型,结论如下:生产性服务总体上对下游产业价值链分工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邻近约束对生产性服务的非线性作用具有显著影响;在邻近约束下,生产性支持服务仍保持正向线性作用,且生产性服务总体对简单价值链的影响也显著为正;非"一带一路"国家相比"一带一路"国家而言,倒U型顶点向右偏移,说明收入提升能够推迟生产性服务对价值链分工的负面影响。

    2019年05期 No.437 8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 企业跨国研发能否提高创新效率——基于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实证分析

    向鹏飞;符大海;

    本文利用2008—2011年中国高科技企业年度调查数据估算了企业创新效率指标,并首次考察了企业跨国研发活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从事跨国研发在短期内并没有带来研发创新的协同效应,反而抑制了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效率和研发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另外,企业的跨国研发范围对于创新效率的提升也呈现负向影响,而企业跨国研发的持续时间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则呈现U型特征。本文的结论显示,企业在从事跨国研发初期存在着效率损失风险,企业应审慎选择并合理布局跨国研发活动。

    2019年05期 No.437 10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贸易与环境

  • 环境规制、两控区政策与FDI的区位选择——基于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唐杰英;

    本文将环境政策和政策执行作为环境规制的两个方面引入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发现环境执行程度不变条件下环境标准的提高或环境标准不变而执行程度的提高都会引致低效率、高排放的企业退出本国市场,外国高效率企业进入本国市场。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据分为两控区样本和非两控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两控区城市,环境规制提高有利于FDI的进入,而在非两控区城市,环境规制的提高会抑制FDI进入。

    2019年05期 No.437 11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国际金融

  • 金融危机与贸易波动

    李柔;梅冬州;岳云嵩;

    本文依据192个出口国(地区)和169个进口国(地区)的数据,利用引力模型研究金融危机对出口及出口二元边际的当期及滞后期的影响情况,并分析影响危机复苏的机制,将金融危机划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违约危机。研究结果显示:货币危机对出口广延边际的影响为正,对集约边际的影响为负,对总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银行危机对总出口的影响显著为负;违约危机对总出口的影响显著为正,该正向影响主要来自于广延边际;浮动的汇率制度和较高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对危机爆发后广延边际的复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9年05期 No.437 13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1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房地产抵押、汇率冲击与资本账户开放——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DSGE分析框架

    徐雅婷;刘一楠;

    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汇改的推行,加之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房地产价格与汇率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内在联系。本文构建一个包含房地产抵押海外信贷约束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证明房地产信贷抵押与汇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加速循环关系;基于开放经济的动态视角,进一步刻画了不同汇率制度与不同开放程度下,房地产价格与汇率之间动态演变的内在机制;对外开放程度或汇率浮动范围变大,贬值冲击会带来更大幅度的资产价格与产出下降,甚至可能出现"房地产价格下跌—汇率下降"相互促进触发的明斯基时刻与金融危机。理解房地产价格与汇率之间的关系,对于开放经济下的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维持国内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宏观审慎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避免汇率大幅波动是开放经济下我国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

    2019年05期 No.437 14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1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学术前沿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研究动态综述

    余智;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近年来贸易政策研究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课题。本文在介绍其研究起源、理论机制、实证度量的基础上,按照其研究对象,全面梳理相关研究:一是关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贸易自身的研究,包括贸易量、贸易价格与利润、贸易产品创新与质量、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等;二是关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其他经济变量的研究,包括微观方面的企业效率、企业储蓄、企业采购模式,以及宏观方面的经济增长、就业、外商投资等。文章最后分析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五个发展方向。

    2019年05期 No.437 16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贸易问题》选题参考

    <正>1.国际经济理论前沿问题研究2.全球价值链及其相关影响研究3.利用微观数据和大数据的国际经济学经验研究4.国际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竞争优势研究5.新科技革命与国际贸易研究6.开放经济对国内收入分配影响研究7.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研究8.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9.跨国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及其效应分析

    2019年05期 No.437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