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凡;吴嵩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长期推进的重要成果,是建立外商投资管理新体制的基础性法律。建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为基础的外商投资管理新体制是为了适应我国外资结构变化的重要举措。外商投资法本身也具有历史阶段性:一方面,在现阶段中国制定这样一部法典式外商投资法是必要的,是推动改革符合历史潮流的;另一方面,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应进一步修改,从而更加彻底地实现内资和外资平等一致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颁布实施带来的高水平开放格局将对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与战略思路上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2019年04期 No.436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石静霞;白芳艳;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遭遇多重困境。由于美国持续反对发起新成员选任程序,作为WTO争端解决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上诉机构面临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本文基于利用仲裁方式解决贸易争端的角度,从三方面探讨如何应对WTO上诉机构危机:第一,将DSU第25条仲裁作为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的替代性机制;第二,对DSU第25条进行适当设计变通,将其作为专家组报告的上诉替代机制;第三,在具有相同意愿的WTO成员间谈判订立诸边《仲裁协定》,使仲裁解决贸易争端系统化和机制化。我国作为进出口双向贸易大国和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维护者,应尽快研究利用DSU第25条"仲裁"进行贸易争端解决,并倡导和引领诸边谈判,发挥在WTO改革和应对上诉机构危机中的积极作用,对全球经贸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2019年04期 No.436 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何欢浪;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纵向关联市场的博弈模型,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中国战略性资源产品出口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替代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对战略性资源产品征收出口关税时,随着出口关税下降,政府可以使用宽松的竞争政策替代出口关税政策,减少行业内的厂商数量;当政府对战略性资源产品征收环境税时,随着环境政策强度上升,政府可以使用严格的竞争政策,增加行业内的厂商数量;当战略性资源产品市场容量越小或者其生产对环境的损害越小,竞争政策替代出口政策(或者环境政策)越容易。在当前稀土等战略性资源产品出口关税逐步取消和环境政策执行不力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使用宽松的产业竞争政策符合稀土等战略性资源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但是实施竞争政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未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对稀土等战略性资源产业应该逐步实施较为严格的竞争政策。
2019年04期 No.436 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10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明涛;谢建国;
本文利用中国出口到自由贸易协定成员的HS4位编码产品数据,考察了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文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克服自由贸易协定的内生性之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从进口国看,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到中低收入国家和亚洲国家的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从不同产品类型看,自由贸易协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产品技术类型、出口竞争力和距离世界前沿质量差距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自由贸易协定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此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协定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2019年04期 No.436 5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4 ] |[阅读次数:1 ] - 王跃生;吴国锋;
贸易自由化与不平等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关注,本文拟就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本文提出了明确的影响机制——贸易自由化影响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部门的就业。这一逻辑既是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实践,同时也符合当前中国大规模城乡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基于2000—201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本文以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回归均发现:贸易自由化显著缩小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这主要是因为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出口、最终品和中间品进口等三种贸易形式均对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更加全面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在鼓励出口的同时也要重视进口,保证进出口贸易平衡,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019年04期 No.436 6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2 ] - 肖小勇;黄静;田清淞;
基于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借鉴Diebold和Yilmaz提出的关联测量框架,本文从总关联、总定向关联和两两定向关联三个方面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国际关联及其时变特征,并探索了国际关联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国际总关联度为37. 4%,且在样本期内呈现三个明显的急剧上升期,分别对应以下事件:2001年9月"9. 11恐怖袭击事件"、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2016年6-11月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总统大选;(2)美国、韩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受其他国家不确定事件影响较大,且该五国的不确定事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较大。特别地,美国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最大发送者,而日本和墨西哥为最大接受者;(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两两定向关联存在国别差异。美国和韩国间具有强关联性,且处于同一区域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间和德国、英国、法国三国间的关联性也较强;(4)地理位置相邻、同属于"富人俱乐部"和发送国影响力是产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际关联的主要因素。
2019年04期 No.436 7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0K] [下载次数:1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耿伟;王亥园;
本文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纳入扩展的M-O模型,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的提高通过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进而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命题;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行业、非国有企业、退出企业和持续出口企业的加成率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的作用机制。
2019年04期 No.436 9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1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2 ]
- 吴永亮;王恕立;
本文基于上游度指数和下游度指数,从GVC视角和NVC视角对比分析了中美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上游度指数以及下游度指数所反映出的产业向上下游渗透的程度上,中国比美国存在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无论是在GVC视角下还是在NVC视角下均存在。其二,测算结果反映出的信息表明中国正在往"微笑曲线"的两端移动,但是步伐较小,程度不够。其三,参与GVC对于中美两国产业关联程度的影响较为复杂,对中国而言,与下游产业关联程度负面影响更多,与上游产业关联程度多为正面影响,制造业影响程度小于服务业,影响程度在减弱;对美国而言,制造业与下游产业关联程度多为正面影响,而服务业多为负面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与上游产业关联程度多为正面影响,而且制造业影响程度高于服务业,影响程度均在加深。就分析结果看,中美在分工以及获益之间存在一种角色的"错配"。本文创新点在于:综合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在GVC和NVC视角下的产业关联情况,使得对于中美两国开放条件下的产业关联分析更加完整。
2019年04期 No.436 12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8K] [下载次数:1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马光明;唐宜红;郭东方;
中国加工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处于区域非同步转型阶段。表现为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代表的加工贸易转型区内部加工贸易比重下降、一般贸易占比上升;而以中西部人口大省为代表的加工贸易承接区则表现出相反趋势。理论上,贸易方式结构反映了当地制造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可能从"清洁效应"与"技术效应"两个渠道影响工业排污强度。以各省区市单位工业产值SO2排放作为排污强度指标,利用200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组实证研究发现,在全国总体及加工贸易承接区子样本范围内,各省区市加工贸易比重与排污强度呈负相关;而加工贸易转型区各省区市加工贸易占比与当地排污强度呈正相关。以各地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占比替代加工贸易占比的稳健性检验也得出了一致性结论,从而验证了"贸易方式结构——制造业生产特点——排污强度"的逻辑关系。在东部地区成本上涨、国际环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扩大开放可借鉴东部地区从加工贸易入手,并在政府协助下积极完成资金与技术的积累与升级。
2019年04期 No.436 14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1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