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洪涛;张建中;
以新贸易理论为视角,在对本地市场效应对出口贸易影响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Schumacher(2003)检验本地市场效应的引力模型的修正,利用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的2002-2015年中美创意产品双边贸易数据,对中国创意产品出口整体层面和分行业层面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了新媒体和出版2类创意产品外,中国整体创意产品和包括工艺品、视听、设计、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5类创意产品的出口中均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已经逐渐取代传统要素禀赋成为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来源。当前阶段,中国应通过培育创意产品消费市场、营造创意人才生存环境、完善创意产业生产链条、促进创意产品出口结构升级等途径,扩大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创意产品出口的影响,获取创意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持续提升。
2017年11期 No.419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1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1 ] - 周申;何冰;
本文根据产品层面关税数据构建地区贸易保护程度指标,衡量我国不同省份的贸易开放程度,进而将地区层面指标与CHNS个体数据匹配,利用独立混合横截面数据和logit回归,实证检验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地区效应和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提升了我国劳动者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且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深入的地区,个体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越大。中国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最显著的提升效应发生在2006—2009年间。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户口、不同性别和不同技能个体的非正规就业效应具有异质性,农村、中低技能个体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更高,对女性的影响则滞后于男性。
2017年11期 No.419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1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7 ] - 熊立春;程宝栋;
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与20个林产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数据,运用Novy(2011)的模型测算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成本,并采用改进型引力模型分析影响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主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成本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原木、锯材、人造板、纸浆及纸和纸板进出口贸易成本上,成本年均增长率最高的贸易伙伴国分别为意大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德国、英国和德国;主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成本上涨反映出中国林产品进出口企业目前利润空间在压缩,但部分国家的贸易成本下降也为相关林业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市场选择空间;在影响中国主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成本的因素中,双边人均GDP差值和人口规模是导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成本上涨的重要因素;距离因素导致锯材、人造板、纸浆进出口贸易成本上涨;伙伴国贸易开放程度促进原木和锯材进出口贸易成本提升;共同边界和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分别降低了纸和纸板以及原木进出口贸易成本。
2017年11期 No.419 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10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55 ] - 陈俭;侯长林;宋艳;
2001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呈现出不断增长、贸易逆差在近年迅速减少的态势,本文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对中国整体和分类农产品出口东盟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在第一层次分解中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类农产品的增长均是竞争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第一、三类产品以竞争效应为主,第二、四类产品以结构效应为主;在第二层次分解中,竞争效应方面,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类农产品多数阶段基本上都源于整体竞争效应。结构效应方面,整体农产品源于市场效应和商品效应的共同作用,第一、四类产品市场效应与商品效应的作用在增强,第二类产品增长效应的作用在增强,第三类产品近期源于增长效应。二阶效应方面,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类在多数增长阶段为负,但其纯二阶效应在第一、二、三类产品上多数增长阶段为正。
2017年11期 No.419 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4K] [下载次数:1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53 ]
- 朱东波;任力;
本文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首先构建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绿色转型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理论假说。随后,构建计量模型,设计变量指标,采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与系统GMM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并探究空间异质性对三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绿色转型伴随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U型趋势;中国仍处于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当前环境规制强度不利于工业绿色转型;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污染型行业,不利于工业绿色转型,证实了"污染天堂假说";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效应有助于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环境规制作为外资的重要准入门槛,能引导外资流向清洁生产型行业;空间异质性对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效应产生重要影响,东部、西部地区交互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而中部与东北地区则不利于工业绿色转型。
2017年11期 No.419 7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2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60 ] - 杜威剑;李梦洁;
本文在多产品企业异质性理论框架下,构建多产品企业古诺竞争模型,分析环境规制政策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与分布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本文采用面板计数模型与受限因变量模型等方法对理论分析的相关命题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会通过提高固定成本缩小污染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同时增加其核心产品的出口集中度;对于清洁企业而言,环境规制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其竞争,从而减少了企业出口产品类别,并使得其出口分布向非核心产品偏移。此外,采用企业层面环境规制指标与不同分位数海关编码进行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以上结论。
2017年11期 No.419 8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6 ]
- 阎虹戎;冼国明;
本文利用2010—2015年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母公司员工收入的影响,为克服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问题,实证部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了员工收入且具有滞后性;按照投资动机、投资东道国、企业所有权性质、投资模式区分样本进行检验,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基本上都促进了母公司员工收入的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生产率、研发投资、员工结构三条路径正向作用于员工收入。
2017年11期 No.419 93-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1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9 ] - 檀灿灿;吴月淼;殷华方;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规模经验是影响进入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已有文献相对忽视了对规模经验的研究。本文以2000-2010年841家中国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层次和规模异同两个维度,分析了其他子公司及母公司的相似、相异规模经验对海外子公司进入模式的影响,并对比了相似规模经验和相异规模经验的影响力强弱,考查了母公司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来自其他子公司及母公司的相似、相异规模经验越多,中国海外子公司采取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且相似规模经验比相异规模经验的影响更大,母公司市场化程度对规模经验与海外子公司选择独资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产生负向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相异规模经验划分为小规模经验和大规模经验,结果表明,除了其他子公司的小规模经验外,其他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2017年11期 No.419 104-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余壮雄;付利;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利用截断泊松与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从制度障碍与先行贸易的视角考察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机制。基于不同类型制度距离与制度质量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东道国的管制性制度距离并不会成为企业进入的障碍;对规范性制度质量低于中国的国家,规范性制度距离也没有显著影响,只有在规范性制度质量优于中国的国家,规范性制度距离才会成为中国企业进入这些国家的障碍;通过与目标国家先进行贸易,可以降低这种制度形成的障碍,提高中国企业进入的概率。
2017年11期 No.419 11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1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52 ] - 龚新蜀;李梦洁;张洪振;
本文首先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环境约束下2003-2015年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并通过核密度函数估计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演变趋势,然后构建包含集聚经济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联立方程组,就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等因素如何影响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水平偏低,但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历年均值最高;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集聚结构轻化效应、集聚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资源配置效应三种机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起到显著促进作用,而集聚技术反馈效应的正向作用尚未发挥;东中部地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资本存量和市场需求有利于工业规模集聚式发展,西部地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研发投入促进集聚技术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改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
2017年11期 No.419 127-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2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