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经贸论坛

  • 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李天德;宗建亮;熊豪;

    本文以1971-2005年的世界油价、世界经济增长率及美国等8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数据为基础,并利用单方根检验、VAR模型和Granger检验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初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有紧密的关联,加深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幅度,拉长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但在滞后期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正逐步减弱,并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

    2008年01期 No.301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8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商品结构与双边贸易流量关系——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孔炯炯;

    本文采用两个进出口相似性指数EIS及COS指数来衡量我国商品结构,分析基于SITC一位数和两位数分类商品的结构特点,结果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普遍高于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且商品分类越细化,相似性程度越低;同时,将EIS与COS指数分别引入引力模型考察我国商品结构与双边贸易流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商品结构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统计上显著为正的影响作用,成为仅次于出口国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的重要解释变量,而且对于我国而言,COS指数的解释能力比EIS指数更强。

    2008年01期 No.301 8-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王晶;

    本文利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24大类,分别计算了每类农产品和总体农产品从1996-2005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农产品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低,Brülhart指数显示我国农产品10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2008年01期 No.301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2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民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田泽永;江可申;谢忠秋;

    本文利用1995-2005年的数据,对江苏省民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民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出口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进口在滞后一段时间后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民营对外贸易由于所占比例偏小,无法对经济增长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2008年01期 No.301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世界蘑菇的贸易动向分析

    乔雯;杨平;易法海;

    世界蘑菇的生产和贸易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与北美洲,我国、荷兰、法国等主产国同时也是重要的蘑菇出口国。世界蘑菇贸易以蘑菇罐头为主,保鲜蘑菇和干制蘑菇的贸易量较少。世界蘑菇罐头出口贸易集中度较高,我国与荷兰在蘑菇罐头出口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且两国在美国市场上存在激烈的竞争。研究世界蘑菇的进出口贸易动向,有利于了解我国蘑菇出口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

    2008年01期 No.301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TBT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谢娟娟;梁虎诚;

    当前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TBT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数量与价格的双重控制机制以及贸易条件恶化的效应,并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TBT的现状、存在问题入手,结合欧盟实施的两指令对我国产品的限制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需要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技术创新以及扩大市场范围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8年01期 No.301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1 ]

区域国别市场

  • 国际外包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张明志;

    国际外包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正逐渐从垂直FDI为主导向国际外包为主导的方向演变。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国际外包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并快速切入全球高技术产业链条。通过调整产业升级思路、提高交易制度的效率、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和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的努力,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地实现国际外包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2008年01期 No.301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8 ] |[阅读次数:0 ]

地方经贸

  • 两种典型贸易模式下的环境成本研究——基于浙、粤两省数据的对比分析

    金雪军;卢佳;张学勇;

    本文从贸易模式差异的新视角出发研究贸易与环境问题。对分别以浙江和广东省为代表的"内源型"和"外向型"两种出口模式下的出口与环境成本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外向型"模式下的环境成本对出口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而"内源型"模式下这种关系则较弱;"外向型"模式下,出口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更大,"内源型"模式下环境成本主要来自非出口行业,受出口影响较小。文章的最后得到了一些促进贸易可持续发展、经济国际化和谐发展的政策启示。

    2008年01期 No.301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0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浙、粤、沪出口增长方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增长源视角的实证分析

    钟慧中;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提高我国外贸增长质量,实现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增长源的角度,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浙江、上海、广东二省一市的外贸增长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优化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2008年01期 No.301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服务贸易

  • 我国以FDI形式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的福利效应测度研究

    林青;陈湛匀;

    外商直接投资已逐渐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方式。本文在Feenstra and Hanson(1997)的外购理论基础上,借鉴R.Posner(1961)以及Fisher and Samuelson(1980)的模型框架,修正了一个服务业转移模型分析其福利效应,并基于我国1989-2005年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测度说明:在服务业承接FDI国际转移的初期,东道国的福利效应集中体现为吸收大量非技术性劳动就业,但对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FDI的大量涌入,带动国内对于服务业技术性劳动需求及其工资水平增加,激励了非技术性劳动向技术性劳动转变,最终实现了服务业整体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由此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最后,提出了为更好地实现服务产业的国际接轨,必须逐步放开资本流动管制、营造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承接软环境等政策建议。

    2008年01期 No.301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 外资研发中心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正效应

    崔新健;

    本文基于NIS(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动态化分析外资研发中心对我国NIS的正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重点以NIS要素相互交流和作用中的知识流动为主线,突破对创新体系效率仅从资源配置静态分析视角的局限性。外资研发中心嵌入NIS深层次的内在交流和作用对于NIS的影响是长远的和实质性的。外资研发中心对我国NIS、产业创新体系、地区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体系,分别产生开放效应、关联效应、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

    2008年01期 No.301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兼论自主创新的决定因素

    张海洋;

    在分析自主创新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本文从自主创新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检验了外资活动对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整个工业部门,行业自主创新投入增长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要素禀赋和技术机会,而外资活动、盈利能力、政府资金和市场竞争程度都没有显著影响;从分组结果来看,高科技行业自主创新投入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技术机会,一般行业是要素禀赋和技术机会。

    2008年01期 No.301 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0 ] |[阅读次数:0 ]
  • 外资并购下发达国家产业安全防范体系的比较研究——对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安全防范的启示

    高伟凯;徐力行;

    通过对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应对外资并购、保护国内重要产业安全的措施体系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发达国家产业安全防范体系的基本架构,即以构建和完善外资并购的法律体系为核心,以设立专门审查机构,加强重点个案处理能力为调整手段。这样的产业安全防范框架体系,对我国的产业安全保护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2008年01期 No.301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国际金融

  •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贸易影响的评估

    孙霄翀;宋逢明;

    2006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我国对外出口继续高速增长。汇率是否是影响中国贸易的主要因素,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是什么?本文通过建立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贸易的协整模型,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相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2006年前三个季度的出口增长进行了因素分解,找出影响我国出口的核心因素,并进行了汇率压力测试,找出汇率升值的理论上限,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008年01期 No.301 8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49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基于1991-2005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曲建忠;张战梅;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与国际贸易的融合及互动关系日益凸显,成为国际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本文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结论表明: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国际贸易没有显著地促进金融发展。

    2008年01期 No.301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7 ] |[阅读次数:0 ]
  • 人民币升值对降低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分析——基于不同贸易方式的分析

    许梅恋;

    本币升值是削减我国贸易顺差的一项措施。但是,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时存在且加工贸易占比更大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对削减顺差的作用将大大被削弱。本文探讨了在多种贸易方式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证明了本币升值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影响程度不同并指出要有效削减贸易顺差必须特别采取针对加工贸易的措施。

    2008年01期 No.301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台港澳经济

  • 多视角下海峡两岸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研究

    张传国;蔡晓艺;

    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从比较优势、结构竞争以及产业内贸易三个视角对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相对世界平均水平,海峡两岸农产品均不具有比较优势,但祖国大陆相对台湾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海峡两岸农产品存在结构性贸易互补,但这种互补性正逐渐下降,表明海峡两岸农产品出口结构竞争差异趋于缩小。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呈现较高集中度,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大的农产品,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均处于显著贸易优势地位。

    2008年01期 No.301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0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1 ]

国际经济法

  • 20世纪30年代中国水泥业反倾销研究——以上海华商水泥公司为中心的考察

    卢征良;蒋立场;

    20世纪30年代,日本水泥大量向中国市场倾销,对中国水泥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和压力。面对日本水泥的倾销,中国水泥业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倾销措施,通过呼吁政府提高关税、征收反倾销税、组织民族水泥企业同业联营、提高产品本身的竞争能力和开展国货运动等方式,有效地抵制了日本水泥在华倾销,实现了民族水泥业的发展与壮大。

    2008年01期 No.301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对我国服务贸易法律规制的思考

    王芳;

    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制。我国目前的立法远不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的需要。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国应该选择既适应国情又符合《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的立法之路。

    2008年01期 No.301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

    <正>中国计量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承担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类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基地任务的本科院校。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质量振兴事业为己任,以服务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为宗旨,努力使学校成为国家质量振兴事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立于2002年,隶属于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7人,在站博士后3人。

    2008年01期 No.301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