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经贸论坛

  • 我国出口企业重要技能的识别及其排序

    林桂军;周婷;

    根据对我国东部经贸发达地区的800家外贸企业所进行的问卷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8大类共56项重要出口技能,8大类技能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国际贸易物流、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战略管理、国际贸易调研和国际贸易实务;通过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对88项出口技能按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外贸企业认为对于成功出口最重要的技能是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调研类技能。总体上,我国外贸企业更重视基本的金融技能和战略管理技能;对于国际营销技能重要项目的整总体评价一般甚至有些偏低;同其他国家企业的情况相比,我国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物流和国际贸易实务技能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2007年10期 No.298 3-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纺织品出口需求弹性的区域性比较

    张芝萍;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1993-2005年的纺织品出口需求弹性和服装出口需求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之间的差异,论证了东部地区总体和服装出口需求弹性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对其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7年10期 No.298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农产品不公平贸易政府行为的市场动力及耦合机制研究

    马述忠;

    由于一些国家经常采取各种手段,实施不公平竞争,导致了农产品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一方面,任何农业贸易政策都是政治市场均衡的结果。发达国家的政府为获得农业利益集团的政治支持,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另一方面,农业目标必须与其他行业目标保持平衡,同时,农业贸易政策目标也是多元化的,存在各目标彼此协调的问题。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农业政策的形成具有连续性和惯性。

    2007年10期 No.298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贸易条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孔庆峰;孙旭蕾;

    通过对我国1997-2004年贸易条件的计算及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贸易条件有下降的趋势。我国贸易条件下降的原因同贸易条件恶化论所说的有所不同,主要与我国的贸易方式、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的大幅度下降有关,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7年10期 No.298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外资企业为例

    蒋荷新;

    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对我国就业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分阶段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趋于下降,而外资企业的就业效应趋于上升,其中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发挥了主要作用。文章最后就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就业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2007年10期 No.298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1 ]
  • 国外绿色贸易措施动向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乔生;

    20年来传统的环境壁垒概念已无法概括今天带"绿化"趋向的贸易措施之种种。在世界经济、政治的角逐和对未来霸权的抗衡中,绿色贸易措施与经济民族主义的结合,将成为各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此我国宏观上欠缺预测与应变,微观上有关措施显得零碎、乏力。目前需要系统建立基于严格法律和经济标准的全国性绿色措施,以彻底改造我国的国内环境。

    2007年10期 No.298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区域国别市场

  • 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杨莲娜;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重点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特点及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增长,部分来自于欧盟对世界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部分是由于我国近年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明显增强引致的,此外我国出口商品的构成效应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扩大对欧盟出口,中国需要进一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2007年10期 No.298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1 ]

东亚经济合作

  • 入世后中日制成品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

    杜运苏;

    中国"入世"后,中日贸易的发展与中国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为了深入了解中日贸易的发展变化,本文以制成品为研究对象,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基础上,借助贸易强度指数、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双方紧密的贸易联系和较强的互补性并没有发生改变。只要能妥善处理诸多政治分歧,双方贸易增长还将有很大的潜力。

    2007年10期 No.298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韩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卫迎春;

    韩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经历了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本文系统介绍了韩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变化及其成效,分析了韩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及其机构,总结了韩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启示。

    2007年10期 No.298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服务贸易

  • 江苏省服务业、服务贸易的特征及对策分析

    耿乃凡;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国际经贸领域中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江苏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大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虽快但总体水平较低,竞争优势不强。本文在对江苏省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发展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措施。

    2007年10期 No.298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全球运输服务贸易10强的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赵书华;徐畅;

    本文运用比较优势指标,对全球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前10位的国家的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国际竞争力系数的比较,分别得出在运输服务贸易方面存在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国家,并且系统阐述了各国竞争力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2007年10期 No.298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2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1 ]

地方经贸

  • 福建省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吴德进;

    福建省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位居全国前列,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1981-2006年福建省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福建省FDI流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福建省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出口和进口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从短期看,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水平产生了偏离,但偏离误差修正的速度较快。最后,就福建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2007年10期 No.298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0 ]
  • 外商直接投资与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钟晓兵;伍楠林;白双鹂;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生产总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等检验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协整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单项的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10期 No.298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姚远;

    将全国各省(区、市)根据区域进行划分,组成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横截面,利用1992-2004年的相关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具有创造效应,对进口贸易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进一步比较各区域,发现东部地区的创造效应和替代效应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2007年10期 No.298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9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路径、投资方式与我国外包基地建设

    赵楠;

    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路径规律的分析可以看出,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产业,而包括研发在内的服务外包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方式。国际产业转移的这种路径规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今后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利用外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而服务外包则应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

    2007年10期 No.298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贸易与环境

  • 我国污染密集型工业品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

    罗堃;

    在拓展现有贸易环境效应分解模型的基础上,明确了技术效应的重要性,并以我国污染密集型工业品贸易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我国此类进、出口贸易在实现正向技术效应的条件下均可有利于国内环境改善,但出口比进口实现正向净效应的难度较大、正向净效应也较小。净效应的大小因进、出口过程中清洁生产技术溢出渠道的差异以及产业自身技术水平、R&D及人力资本存量等的不同而异。

    2007年10期 No.298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9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胡亮;潘厉;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环境经济学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沿着其研究脉络,重点探讨了基于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的EKC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虽然许多学者对相关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但EKC方法本身在指标选取、经济分析和计量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缺憾,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对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与环境反馈作用、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演进等领域的研究,并在数学手段和模型上加以改进。

    2007年10期 No.298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国际金融

  • 农产品进出口、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

    曹永峰;

    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对我国1980-2005年期间农产品进口和出口、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证实了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人民币实际汇率一定程度的升值不会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同时,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具有促进作用。

    2007年10期 No.298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国际经济法

  • 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以WTO有关区域贸易安排的规定为视角

    艾素君;

    特殊与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处理发展中成员方经济发展问题时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世贸组织有关区域贸易协定的现有规范却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考虑,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其经济发展。多哈部长宣言授权成员方在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中考虑发展问题,但是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在此问题上存在争议,尚未达成共识。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参与谈判,争取保留授权条款,同时在24条中引入特殊和差别待遇。作为交换条件,发展中国家可以接受就南南型区域贸易协定向世贸组织进行通知并由其进行审查。

    2007年10期 No.298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知识产权国际组织内部争端解决机制述评──基于WIPO和WTO的理论和实践

    张建邦;

    知识产权国际争端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和市场交易制度演化的结果。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知识产权国际组织争端解决制度实际上是对传统国际公法争端解决机制的交叉援引,争端解决方式缺失国际仲裁和知识产权国际组织内部的争端解决程序。90年代后,国际商事仲裁范围的扩大、WIPO的机构改革和WTO的成立促成WIPO和WTO确立了内部争端解决机制,这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重大发展。在国际争端解决实践中,WIPO和WTO的内部争端解决机制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2007年10期 No.298 1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书评

  • 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创新研究

    郑宝银;

    <正>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欧阳峣教授7月上旬打电话给我,约我为他的新著《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写篇短评。未有半丝犹豫,我便欣然承诺。待新书寄至,恰赶出刊周,改稿校对的工作十分忙碌,我未有时间仔细拜读。7月20日,在太原开会,本想携带此书,抽空研修,做动笔之备。但因清晨仓促赶机,书却忘记带上。

    2007年10期 No.298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