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 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途径初探

    高国庆,宋建慧

    中美、中欧双边谈判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景看好,探讨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的平衡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剖析各种粮食供求平衡途径的适用情况、相对优势及其局限性为切入点,探讨决定和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途径选择的各种因素,预测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状况,提出以进口调节和国内粮食生产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为主、粮储调节为辅的粮食供求平衡途径。

    2000年1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入世与西部大开发

    桑百川,杨长春

    进入新世纪,我国面临两大经济热点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这二者联系起来看,入世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西部大开发应充分考虑入世的背景条件。同时,开发西部也是入世后中国经济整体腾飞的客观要求。

    2000年1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入世的法律安排

    宫万炎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准备工作除了艰苦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以外,法律安排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国入世的法律安排本质上就是处理好世贸组织法与中国国内法的关系。这种安排应包括两个方面,在国内法中正确处理世贸组织法的适用方式和效力问题;在世贸组织法层面上,积极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2000年1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报告的法律效力

    王伟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报告的法律效力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赖以有效运行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结合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最新资料,对争端解决报告的法律效力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专家和有关机构对争端解决报告的重视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000年11期 14-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入世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邵桂兰,胡家强

    <正> 我国与美国、欧盟分别就加入世贸组织达成了“双赢”协议,为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排除了最大的障碍。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将从半开放、半保护状态走向全面开放,意味着我国的经济活动将执行国际经贸规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政策、经济法律及各项经济工作将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以下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00年1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贸易(二)

    王林生

    <正>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基础是产业内分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对经济生活国际化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阐明了这个历史趋势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的。产业革命即第一次科技革命塑造了19世纪的国际分工,即英国作为工业的太阳与广大农业和原料附庸之间的分工,从而就像《共产党宣言》所说,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第二次科技革命又导致了工业国之间的水平型分工。例如,英国的优势在钢铁、造船、采煤等工业,德国则擅长电气、化学等工业。二次战后,除了上述的垂直型和水平型分工,第三次科技革命又使国际分工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并占了主导地位,这就是产业内分工。

    2000年1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隆国强

    正确认识外贸依存度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即使今后我国外贸的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我国外贸依存度也未必高于国际水平,因此,在调整对外开放战略时,不必拘泥于外贸依存度的高低。

    2000年11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并购能否有效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

    何宁,吴知非

    通过与国外成熟的并购理论和操作实践对比,本文从企业竞争力角度重新审视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动机、行为和效果。逐一剖析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活动中出现的企业和政府方面的行为误区,揭示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并试图探索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并购之路。

    2000年11期 28-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引进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因素

    曾娟,万君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但是由于我国在引进技术方面不成熟,引进技术的使用效果很不理想,重复引进、引进技术与生产消化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选取我国汽车、船舶这两个技术引进规模较大的行业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找到影响引进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因素,为新形势下我国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

    2000年11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关强制措施及其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林莉红,刘轶

    海关强制措施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刑事侦查措施,两类强制措施在理论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在论述其共同点与区别的同时,提出了区分两类强制措施的实践标准。

    2000年1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境外投资者对投资企业的控制述评

    曹海俊

    境外投资者一般都会通过非法律和法律两种途径对其投资企业进行各方面的控制。这种控制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作用。我国应完善法律法规,对其控制权依法进行规制。

    2000年11期 39-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特许经营及其运用

    张卫滨

    特许经营是连锁经营中的一种形态,是一种以品牌、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契约规定严格运作的高级营销形式,受许人(加盟商)可在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使用特许人(盟主)的商标、产品或经营技术以及特许人提供的信息和培训等。发展特许经营,能有效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和服务的整体质量,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000年1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因特网能成为自由贸易区吗?

    夏雪

    1998年5月,由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倡议,世贸组织(WTO)通过了网络贸易临时性豁免关税的协议。网络贸易零关税,会造成对传统贸易的歧视、使国际贸易和投资流向偏转、侵蚀各国国内税源等问题。在没有全面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之前,暂免协议能否演变成永久性免税协议,因特网能否成为永久的自由贸易区,取决于因特网贸易未来的发展规模和各国在因特网贸易上竞争力优势的变化以及各国综合实力的较量。

    2000年1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子商务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冲击及对策

    舒琦

    电子商务方式与传统国际贸易模式迥然不同。作为调整传统国际货物买卖最具影响力的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文中简称《公约》)势必受到电子商务方式的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给公约的适用范围、合同的成立、货物风险的转移等规定带来的新问题,并就可能的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000年11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服务商瑕疵服务民事责任初论

    朱宏文

    网络系统的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在提供的服务存在瑕疵的情况下,网络服务商应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对用户承担民事责任?这个问题在现有的有关计算机及网络的法规中远未受到重视。本文拟就网络服务商对瑕疵服务之民事责任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2000年11期 53-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当前台湾对大陆经贸政策的走向评析

    邓利娟

    自3月18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以来,台湾新当局一直对一个中国的原则采取回避、模糊的态度,两岸关系陷于高度紧张状态。另一方面,台湾新当局却一再宣称要对原有大陆经贸政策调整放宽,“宗教直航”、“小三通”、“大三通”等问题一时间成为岛内热门话题,引起海内外的关注。究竟台湾新当局对大陆经贸政策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实质何在?其宣称调整两岸经贸政策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今后台湾对大陆经贸政策的走向又如何?本文拟就这些相关的问题作一初步的分析。

    2000年11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政府的经济行为与澳门的经济转型

    廖春

    澳葡政府是阻碍澳门经济结构转型的根本因素。结构转型的不连续导致澳门经济增长的不连续。在知识经济时代,澳门政府只有明确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发展思路,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振兴澳门经济。

    2000年1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