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滨淮
“入世”将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入世”将对我国处于半封闭状态的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入世” 又促使我们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需求和自身比较优势的角度重新调整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组织结构,为我国农业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契机。要抓住机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迎接挑战。
2000年09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沈迪非,江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吃饱变为现在的吃好。预计我国未来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人们会增加食用牛肉、羊肉、水产品等高蛋白食品。由此可见,我国牛肉市场潜力巨大。本文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国产牛肉市场的现状进行阐述,从而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产牛肉市场可能面临的冲击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建议。
2000年09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程池,刘海云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会对海外投资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有利的方面看,“入世”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促使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开辟海外市场;其他世贸成员实行对等的市场开放政策则为我国企业扩大海外投资创造了条件;而出口的增加也会直接带动贸易型海外投资的增长。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贸易与投资之间的替代效应,“入世”后贸易壁垒的降低,会挤掉部分海外投资。因此应当采取积极的对策,推动海外投资的更快发展。
2000年09期 7-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郑长军,李焜文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是调整当今世界经济关系的重要手段。它在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提高争端解决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述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作用和特点,分析了我国仲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探讨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将对我国仲裁业产生的影响。
2000年09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波
随着中美、中欧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入世”的步伐加快。“入世”后中国的旅游业将对外开放,国外的旅行社将进入中国旅游市场。“入世”既带给中国旅行社业发展机遇,也带来压力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旅行社业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冷静对待,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0年09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赵萍
当前我国“入世”的进程正在加快,国内各行各业势必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当务之急是如何作好自我调整,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本文从跨国经营的角度出发,对中小企业如何面对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作一探讨。
2000年09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若思
如何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尽管世贸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但它却不能回避全球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对自由贸易原则提出的挑战。本文着重考察世贸组织关于环境措施的争端解决实践,探讨在多边贸易体制内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可能性。
2000年09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黄义志
目前我国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困难重重,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塑造我国现代民族品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国的一些成功企业,论述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创造和保持我国的名牌产品。
2000年09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蓝海涛
当前我国外贸产业的总体集中度下降,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外贸集中度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集中度上升。外贸产业持续性过度竞争的深层原因是外贸企业以国有制为主,根除恶性竞争的核心策略是加快国有企业从外贸产业中分阶段退出的步伐。
2000年09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胡庆华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多数人都确信21世纪网络经济是主导的经济模式。在网络经济模式下,国际贸易方式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否仍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指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论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2000年09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德连
不同规模的外经贸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其创新机制有关。中小型外经贸企业创新机制的模型由主体、动力等机制构成,可概括为“轮式模型”。模型的客体系统包括营销、产品、工艺、组织、管理等子系统。促进中小型外经贸企业创新的思路应从健全机制入手,可表示为“企业家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激励,创新协调”。
2000年09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善新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屡遭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给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我国要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措施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强化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
2000年09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 ] - 刘慧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风险投资则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有力助推器。目前,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甚至是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风险投资支撑。从世界范围看,风险投资日趋国际化,许多国家鼓励本国风险投资“走出去”,许多国家则采取“请进来”的策略,大力引进国外风险资金。有鉴于此,我国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应当积极利用国际风险资金,以作为解决资金瓶颈的重要途径。
2000年09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康,李赞
加拿大Waterloo大学James R.Melvin 1989提出,当开展要素服务商品贸易时,出口服务的国家必然将在货物贸易上存在逆差。服务出口国在货物贸易上出现逆差,反映了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这一实证结论说明现阶段中美两国政府及企业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局面。并且,改变这种局面既不利于中国,也同样不利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充分考虑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这个互补性特征,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当与货物贸易的开放力度相互协调。
2000年09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2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8 ] |[阅读次数:0 ] - 蔡奕
BOT方式是国际上为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本文首先从实证角度剖析了BOT投资方式的法律框架及BOT当事各方间的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行BOT投资方式的若干法律障碍,提出了消除法律障碍和解决法律冲突的立法对策——进行统一的BOT专项立法,并阐述了BOT专项立法应涵盖的主要内容。
2000年09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红
企业兼并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在我国,企业兼并在实践中早已出现,且发展迅速,但理论和立法研究较迟,因而研究西方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成熟的企业兼并立法与实践并加以借鉴,对完善我国企业兼并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2000年09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严兵
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逻辑,对建立指导我国外贸发展的贸易理论体系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只有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才可能围绕这一主线,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对我国外贸发展真正具有指导性作用的贸易理论。在这方面,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发表意见,本文也拟进行一些这方面的探讨,兼就《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和发展》(刘东勋等,《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9期)一文中的一些观点与刘东勋等同志商榷。
2000年09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