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昌标;徐盈盈;黄远浙;陈欣妮;
中国生育率持续走低,新生儿数量“断崖式”下降,提升适龄群体的生育意愿成为破解低生育率困境的关键。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国内经济和个人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特别是进口贸易如何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作用于生育决策,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因此,本文以进口贸易为视角,研究进口贸易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为分析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开放经济视角的解释。本文利用2010、2012、2013、2015、2017、2018和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贸易负向影响生育意愿,主要通过就业规模减小、就业结构改变以及就业压力增加这三条机制实现。进一步考察影响进口贸易发挥作用的条件后发现,城镇户口样本生育意愿受进口贸易的负向影响更大,与父母同居、家庭房产数较多的样本不易受负向影响。本文拓展了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边界,为制定针对性的人口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并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就业市场调控来提升生育意愿的政策路径。
2025年10期 No.514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鲍晓华;吴亦同;牛晴晴;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作为一项重要的贸易政策,对跨国投资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基于2005—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系统探讨了TBT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T显著诱发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出口的基础上开展OFDI,尤其促进了绿地投资,且高收入国家的TBT效应更强;机制分析显示,TBT通过成本压力驱动企业进行商贸服务型与技术研发型OFDI,并通过改变OFDI与出口的相对利润引致生产经营型OFDI;TBT的信息披露效应是诱发三类OFDI的共同渠道,而针对同质产品的TBT仅促进商贸服务型投资;进一步分析显示,TBT主要通过提升东道国质量声誉与规避第三国成本,诱发非国有企业开展出口平台型OFDI,且东道国市场潜力会强化这一效应。本研究为理解TBT如何影响企业跨国经营模式提供了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启示。
2025年10期 No.514 2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王如雪;于津平;戴翔;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体现的是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仅从绝对程度上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其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数字化相对转型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1—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相对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这一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相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成本加成率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促进效应在数字化相对转型程度较低的行业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地,相比来源于国外的数字化投入,来源于国内的数字化投入对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作用更加关键。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真实逻辑,还为中国如何加速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5年10期 No.514 3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巩冰;杨斯尧;徐照宜;尹文杰;
本文在收集中国约4 202.99万件专利信息的基础之上,对不同国际专利分类在中国首次实现本土研发突破的情况进行了量化测度,并研究了企业的国际科技本土突破数量对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科技本土突破能够促进企业人均薪酬与人均税金显著增加,但对企业人均慈善捐赠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竞争优势效应和税收遵从效应分别是国际科技本土突破促进企业人均薪酬与人均税金显著上升的重要渠道;声誉储备效应表明,对于已经拥有较多国际科技本土突破的企业,慈善捐赠并不能为其带来额外的声誉提升;国际科技本土突破也不能缩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随着企业科技本土研发突破数量的增加,高管的薪酬增长速度比员工的薪酬增长速度更快;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的结果依然显著。本文研究为实现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2025年10期 No.514 5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周泽将;陈欣;汪顺;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叠加共振的新发展格局下,探究企业如何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业化战略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通过聚焦主业、优化结构,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还可以增强其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摩擦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摩擦显著提升了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机制分析表明,贸易摩擦通过强化企业风险感知并倒逼其采取协同应对策略,促使企业转向专业化分工战略。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内部资源约束程度较高、供应链风险转移动机较强以及外部资源协调能力较突出的企业组中,贸易摩擦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从经济后果分析来看,贸易摩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抑制效应,而专业化分工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从国际贸易摩擦冲击的视角丰富了企业专业化分工相关研究,为新发展格局下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了微观证据,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2025年10期 No.514 7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马伟;胡伟涛;刘兆蕾;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口岸作为城市连接全球生产网络的关键节点,在推动中国外贸发展、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利用1990—2023年中国271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量化考察了口岸开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口岸开放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口岸开放通过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提升、制度环境优化等机制促进区域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发现,口岸开放对区域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该效应随距离呈现先变大后衰减的趋势。异质性分析发现,口岸开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随城市规模、行政级别、区位特征和口岸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理解开放政策对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也为未来完善开放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年10期 No.514 8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赵彦庆;陈阳;任碧云;秦思思;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设立能否促进城市创新层级跃迁,目前仍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化研究。本文基于2006—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验证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创新层级跃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创新层级跃迁,且分别通过促进创新模式转化以及提升创新效率两个维度来最终对创新层级跃迁产生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通过促进金融业、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增加外资流入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来推动创新层级跃迁;溢出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可以通过溢出效应促进其所在城市的创新层级跃迁。本文的研究结论验证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城市创新层级跃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深入推进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与实践路径。
2025年10期 No.514 10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戴利研;杨松;邵佳蕊;
随着跨国企业日益重视海外投资安全与权益保障,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纳入资本流动条款,以弥补现行体系在国际投资问题上的不足。本文选取国家对层面1997—2021年数据,实证考察了RTA资本流动条款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RTA资本流动条款有助于促进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和频次,这一影响通过提升外汇储备、缩减制度距离和降低投资壁垒来实现,而两国间的文化认同程度对资本流动条款影响跨国并购的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流动条款的影响效果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并购行业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全球化背景下制定高标准的资本流动条款及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2025年10期 No.514 12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陈芳;王志成;孙文雅;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是实现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与制度型开放相辅相成的关键载体,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治理体系具有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2009—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经过DID有效性分析、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通过发挥转型升级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和要素集聚效应提升企业ESG表现。进一步分析表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效应的发挥离不开制定、传导和响应环节的有效衔接,与制度、资源、企业特征紧密关联。国务院“最佳实践案例”的推行能强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此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有效增强了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本文研究为依托科学有效的制度型开放路径,推动企业实现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年10期 No.514 14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