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建设带来区域辐射效应了吗——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实证研究Do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ilot Free Trade Zones Bring Regional Radiation Effects——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Pearl River Delta,and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s
彭羽;杨作云;
摘要(Abstract):
本文基于交互固定效应模型的广义合成控制法,以上海、广东、天津自贸试验区和对应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经济圈为例,采用2009—2017年的季度数据就自贸试验区运行对区域经济总量和质量提升的辐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广义合成控制法结果的稳健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质量效益指标上而非总量扩张指标上,这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上遵循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通过制度创新传导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对周边辐射区域的发展不存在投资挤出效应,这表明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避免了开发区模式下"政策洼地"所引致的引资竞争效应,更多体现为投资增量,而非存量转移;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例,其扩区前后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制度创新措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试点空间和载体,进而产生更强的外溢效应。
关键词(KeyWords): 自贸试验区;区域辐射效应;交互固定效应模型;广义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彭羽;杨作云;
Email:
DOI: 10.13510/j.cnki.jit.2020.09.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墨丝,彭羽,沈玉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国家战略的可复制和可推广[J].国际贸易,2013(12):4-11.
- [2]张幼文.自贸区试验与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J].学术月刊,2014,46(1):11-19.
- [3]袁波,李光辉.新时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作用与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15(10):15-18.
- [4]范霄文,朱维芝.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C].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5),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2015:380-397.
- [5]张军,闫东升,冯宗宪,等.自贸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动态视角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11):125-133.
- [6]叶修群.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经济增长———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8(4):18-30.
- [7]陈林,伍海军.国内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现状与潜在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7):133-148.
- [8]ABADIE A,GARDEAZABAL J. The Economic Costs of Conflict:A Case Study of the Basque Countr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1):113-132.
- [9]ABADIE A,DIAMOND A,HAINMUELLER J.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s for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California's Tobacco Control Program[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2010,105(490):493-505.
- [10]刘甲炎,范子英.中国房产税试点的效果评估: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3,36(11):117-135.
- [11]王利辉,刘志红.上海自贸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7(2):3-15.
- [12]刘秉镰,吕程.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分析———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8(3):51-66.
- [13]XU Y. Generalized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Causal Inference with Interactive Fixed Effects Models[J]. Political Analysis,2017,25(1):57-76.
- [14]李墨丝,沈玉良.从中美BIT谈判看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完善[J].国际贸易问题,2015(11):73-82.
- [15]赵弘,张静华.以总部经济模式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5(1):71-75.
- [16]彭羽,陈争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4(10):63-75.
- [17]汤蕴懿.长三角通关一体化制度建设问题[J].上海经济研究,2016(4):108-116.
- [18]江若尘,陆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及其评估———基于全球比较的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36(10):71-81.
- [19]YAO D,WHALLEY J. An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SPFTZ)[R]. NBER Working Papers,2015.
- [20]黄先海,陈航宇.上海自贸区:战略意义及浙江的机遇[J].浙江经济,2013(20):31-33.
- [21]王庆五. 2015年新常态下深化一体化的长三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3-108.
- (1)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标志着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启动,先行启动面积为119. 5平方公里。
- (1)截止到目前,自贸试验区共出台了6个版本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其中2013年、2014年版本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版负面清单,2015—2018年的4个版本为全国自贸试验区版负面清单。
- (1)控制组包括辐射区域以外的地区,自贸试验区政策对辐射区域以外的直接持续影响较小或不明显(现有国内关于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效应评估文献均以此假设为前提)。
- (1)限于篇幅,以下仅汇报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指标的影响变化。
- (1)前述研究中,粤、津自贸试验区对珠三角和京津冀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只有上海自贸试验区对长三角(苏浙沪皖)的影响是显著促进的,但之前区域辐射效应的样本中包含了上海,故在拓展分析中需要剔除上海后,看自贸试验区是否挤出了苏、浙、皖三省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