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 “入世”对我国专业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阎志鹏,胡震娅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专业外贸企业将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应正确定位、分化组合以赢得发展空间,充分利用新经济手段,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加快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步伐,注重品牌创新和品牌保护,保留、吸引更多的人才,注重研究与开发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2000年10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面对世贸组织,云南边贸路在何方?

    肖涌

    我国“入世”在即,为了向世贸组织规则靠拢,我国边境贸易应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云南边贸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应抓住这一机遇,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2000年10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界定世贸组织反倾销守则中“相似产品”的新思路

    李伯侨,宋瑞秋

    在世贸组织反倾销程序中,“相似产品”的确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关贸总协定和反倾销守则未能提供明确有效的指导。关贸总协定反税收歧视领域中所采用的界定“相似产品”的新思路——市场本位竞争关系分析方法,亦可适用于反倾销领域。市场因素是判定“相似产品”的逻辑起点,有助于满足申诉者主体资格的要求并准确地适用反倾销强制措施。该理论有益于解决现存争议,对于我国企业无论是作为反倾销程序的应诉方还是申诉方均具有参考价值。

    2000年10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及其适用情况的法律分析

    阮振宇,杨欢

    关贸总协定第19条保障措施本应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独特的“安全阀”作用,但近年来,保障措施失去了实际适用的势头,反倾销措施则被频繁使用,大有取代之势。本文从保障措施的价值、功能入手,对这两个制度进行比较,探求反倾销取代保障措施的内在原因,并对如何鼓励保障措施的适用,遏制反倾销的滥用提出建议。

    2000年10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入世”对我国要素流动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戴晔

    <正> 一、世贸组织成员地位对我国国内要素流动及收入分配的总体影响 通过将H—O定理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大致得出中美协议对于我国要素流动及收入分配的总体影响。在短期内,由于资本的不可流动性,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资本报酬将会上升,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资本报酬则会下降。同时,在两部门中,劳动

    2000年10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墨西哥“入关”的启示

    孙文莉

    <正> 墨西哥是发展中大国中“入关” 较晚(1986年7月)的一个。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其人口、地域、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经济发展历程以及“入关”时的国际环境和关贸总协定对其要求,都与我国当前的处境较为接近。因而墨西哥的“入关”经验对中国“入世”有一定借鉴意义。

    2000年10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贸易(一)

    王林生

    在20世纪行将结束时,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本文拟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2000年10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 ]
  • 关于转基因农产品多边贸易的问题

    梁志成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结构。本文通过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讨论,结合世贸组织农产品多边贸易协定,探讨了近年来转基因产品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状况,同时根据我国农产品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展望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2000年10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出口代理制的再思考

    卜伟,梁瑾

    过去对外贸代理制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把推行外贸代理制仅当作外贸公司解困的措施,而不是看作世界通行的一种出口方式;二是把宣传重点放在外贸公司,要外贸公司为这种经营方式去努力,而不是政府通过改革,创造适宜这种经营方式推行的宏观环境。“入世”前后,我国的经济改革一定会加快,本文旨在廓清认识,从促进出口代理制推行的现实需求角度,为政府经济改革提供参考。

    2000年10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论新兴市场当地公司全面抗衡跨国公司的战略

    黄义志,吴冠峰

    本文以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当地公司为研究范围,以其与跨国公司抗衡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新兴市场当地公司成功抗衡强大的跨国公司的策略的新发展和新变化作一介绍分析,以丰富新兴市场当地公司与跨国公司抗衡的理论和实践。

    2000年10期 35-3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促进内蒙外经贸发展

    李金玲

    2000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之年。内蒙古自治区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充分认识这一战略的重大意义,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要依托口岸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形成具有本区特色的对外经济贸易格局。

    2000年10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营销:营销新手段

    陈红川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成熟和发展成为商业的主流模式,网络营销也会作为传统营销在网络时代的新形式被提出来,并在商业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营销是利用网络或网络空间,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实施的营销活动,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最有力的手段。从网络营销的优势来看,外贸企业最适宜开展网络营销。

    2000年10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利用外资结构性问题的探讨

    孙烽,曹沛峥

    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效应上,还体现在经济总量均衡效应上。容易被忽略的是外资流入结构本身存在着不合理性,不合理的外资结构将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结构均衡和未来增长路径。而剖析造成利用外资结构缺陷的原因和探讨纠正的对策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2000年10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跨国公司采用转让定价策略

    潘向东,廖进中

    我国跨国公司规模小,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时,还缺乏竞争力,这就要求我国跨国公司采用各种竞争策略,借鉴他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成功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能力。本文就我国跨国公司采用国际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转让定价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采用转让定价的方式与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2000年10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黄维梁

    <正> 1.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 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投资的区位优势。对外投资的区位优势是由诸多区位因素构成的,包括较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经济增长前景、丰裕的生产要素、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制度、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的引资态度和优惠政策,以及地理相邻、语言相通、文化相近的地缘优势,等

    2000年10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跨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人为风险及其管理

    杨申燕,姚艳虹

    跨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客体的多元文化与投资环境的国际化给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带来了特殊的人为风险。多元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是这种人为风险的主要成因。实现多元文化的融通是跨国企业管理其人力资本投资人为风险的关键。

    2000年10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试析印度尼西亚的银行体系重组

    吴崇伯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印尼为加强本国银行体系的实力,推动金融系统在振兴经济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80年代两次银行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推出了更为重要的措施—银行体系重组计划,包含整顿金融秩序,大规模重组银行体系。这一举措减少了银行业的呆帐和坏帐,改善了银行业的经营状况,提高了银行的信誉,不仅在国内市场引起了积极的反应,也受到国外银行投资者的欢迎。但在这一重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印尼银行业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2000年10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

    沈伯平

    从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了扭转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低迷和物价持续下滑的通货紧缩态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然而收效并不明显。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收效不大的情况下,国内外投资者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到人民币汇率适度调整的政策上。那么,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困境何在?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到底如何?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2000年10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