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竹君;黄先海;
本文以出口企业"低加成率陷阱"为切入点,运用间接可加性效用函数探究了出口企业加成率决定方程。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最新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样本出口企业加成率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但是在2011—2013年总体上出口企业加成率已经超过非出口企业;企业生产率、出口目的地人均GDP、双边实际直接汇率和出口产品质量均显著正向影响出口企业加成率,而出口平均关税率存在明显负向作用;子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加工贸易的出口目的地收入效应较小。本文首次证实中国出口企业已经跨越了"低加成率陷阱",并提供了提升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2020年05期 No.449 1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周玲玲;张恪渝;
本文重点探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路径机制。文章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了四种贸易自由化政策情景的经济效应,并利用AnalyseGE程序解构了进口变动效应,以探究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使国际市场的肉制品和奶制品等高附加值食物的价格优势凸显,进口扩张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的需求增长与国内有效供给的失衡性矛盾;贸易自由化推动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善居民经济福利;贸易自由化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路径的替代效应要远高于收入效应,竞争效应则需要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发挥效用。
2020年05期 No.449 2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2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张楠;吴先明;
新创企业寿命短一直困扰着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多数新创企业成立3—5年后便陷入生存危险期。既有研究认为出口可以改善企业的生存状况,但新创出口企业可能面临新进入缺陷和外来者劣势的双重威胁,出口仍能加速新创企业走出生存危险期吗?企业规模作为克服新进入缺陷的有利因素,在面对出口市场上的外来者劣势时,是否依然有效?为此,本文构建了出口行为、企业规模与新创企业生存危险期的分析框架,并基于1998—2013年新创企业样本,使用Cox PH和AFT等生存分析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出口行为并不能改善新创企业的生存状况,反而延长了新创企业的生存危险期;较大的企业规模有助于新创企业走出生存困境,但也加剧了出口行为对新创企业成长的不利影响;上述结论在本土企业、竞争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中更加显著,但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出口行为对新创企业成长变得更为不利的同时,企业规模对其调节效应逐渐失效。
2020年05期 No.449 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段文奇;刘晨阳;
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框架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于多产品企业出口的影响机制:贸易便利化降低了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通过门槛效应、竞争效应作用于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进一步地,我们使用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决策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弱;深入到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层面,贸易便利化促进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抑制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考虑企业异质性,贸易便利化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随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对集约边际的抑制作用随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而降低;考虑产品异质性,贸易便利化对于核心产品出口额的抑制作用小于边缘产品,其降低了企业的出口集中度;考虑不同出口贸易方式,贸易便利化对于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大于加工贸易企业。另外,我们还发现贸易便利化有利于推动贸易关系的稳定发展,延长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相关的稳健性检验证明了结论的稳健性。
2020年05期 No.449 7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3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2 ] - 陈烨;谢凤燕;王珏;赵乙霖;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首次构建中国城市-国家(地区)友好城市关系和城市出口二模网络,采用社会资本理论和跳板理论阐述友好城市关系促进城市出口的影响机理,利用2007—2015年中国友好城市关系数据和中国城市向世界各国(地区)出口数据,构建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对友好城市网络的贸易促进作用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友好城市网络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出口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相邻城市的友好城市网络所发挥的作用对友好城市网络具有一定替代效应,但后者对出口关系形成和发展作用明显更强。此外,友好城市关系对推动中国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发展出口关系的潜力有待挖掘。
2020年05期 No.449 8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2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李捷瑜;李杰;王兴棠;
本文将企业出口网络引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生性选择模型,分析出口网络对企业进行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影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产率水平下,出口网络大小通过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所需生产率"阈值",进而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当出口网络扩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需生产率"阈值"带来的正向效应大于负向效应时,网络扩大会提高企业的对外投资概率;而当出口网络扩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需生产率"阈值"带来的负向效应大于正向效应时,网络扩大会降低企业的对外投资概率;本文利用2001—2014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出口网络扩大对工业上市企业的绿地投资以及跨国并购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了出口网络的其他特征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
2020年05期 No.449 10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