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经贸论坛

  • 开放条件下我国最优就业结构的经验研究

    王舒鸿;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的就业结构一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但在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开放程度之下,符合经济最优发展需要的就业结构并非是使其与产业结构完全一致。本文提出最优就业结构的概念,并应用DEA方法计算最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就业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我国各产业劳动力比重能达到最优就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将能提高一个百分点。

    2012年03期 No.351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蓝色经济区战略下产业升级与就业调整——基于青岛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陈晓文;王海宾;

    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了青岛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也为就业结构提供了新的调整和拓展空间。通过建立模型对1988-2010年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合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确立的目标进行预测,得出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应坚持:第一产业重点提升水产渔业的发展水平;在依托海洋低耗能、低排放和高效益的第二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加强高等教育、海洋研发作为金融、法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就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影响,就业结构调整方向预测数值应符合蓝色经济产业升级的需求预测指标。

    2012年03期 No.351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1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烟草及烟草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廖翼;周发明;

    本文在分析我国烟草及烟草制品贸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三个指标对中国烟草及烟草制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烟草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整体处于弱势状态,并且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国内产量、出口价格、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加入世贸组织、品牌和技术等对我国烟草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为此,必须着力改善产品质量、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努力推动技术创新等。

    2012年03期 No.351 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2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动及其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张运泉;刘金霞;

    本文依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利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1983-2008年的数据,对比分析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动,并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国际市场竞争力迅速提升;人均资本、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费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国家年度钢产量、行业平均规模均对行业的竞争力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2012年03期 No.351 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1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区域国别市场

  • 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基于31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

    田晖;蒋辰春;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家文化因素对它的影响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利用中国与31个国家和地区1995-2009年的贸易数据,引入Hofstede的国家文化维度建立中国对外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显示,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贸易存在双重影响,作为整体变量,它对中国对外贸易有负面影响,作为组合变量,权力距离等几个维度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正面影响;此外,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2012年03期 No.351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110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8 ] |[阅读次数:0 ]

地方经贸

  • 基于创新绩效的杭州市出口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张汉东;赵景;

    在对杭州市出口优势产业进行筛选及判定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学统计方法以及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对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进行8个城市间的对比分析,发现杭州市纺织服装业无论是在创新投入还是在创新效率方面均存在相对不足,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投入相对不足上。针对杭州市出口优势产业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技术、营销和产业链整合等方面提出转型升级建议。

    2012年03期 No.351 5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7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省市和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周申;杨红彦;

    本文系统地分析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对中国工业部门1999-2009年间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两种渠道。此外运用3sls和2sls方法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估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FDI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对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FDI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效应;地区数据和行业数据估计都证实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可通过FDI间接作用和本身的直接作用促进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12年03期 No.351 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服务贸易

  • 中美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RCA、TC和“钻石”模型的分析

    曲国明;

    在总结中美创意产业贸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TC)指数,采用UNCTAD数据,从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两方面来分析比较两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然后,根据"钻石"模型剖析两国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竞争力存在差距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创意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还处于初级形态,依靠的是低成本优势;创意服务竞争力水平很低,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相关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利用。最后,从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引进和培养人才、促进产业集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2012年03期 No.351 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38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李卫强;

    文化产业已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本文通过建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发现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2年03期 No.351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2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贸易与环境

  •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杜运苏;张为付;

    文章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法研究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数量巨大,在中国碳排放总额中占比很高,且在行业分布和国别流向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集中度;出口总量增长是导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直接排放系数降低和中间生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出口结构改善对抑制碳排放增加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某些年份和个别出口贸易伙伴中,由于结构恶化反而导致碳排放增加。因此,我国在采取措施降低出口碳排放强度的同时,亟需进一步加大出口商品升级换代的力度。

    2012年03期 No.351 9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3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0 ] |[阅读次数:0 ]
  • 自由贸易及跨界污染背景下的国际环境政策协调

    李卫兵;

    文章构建了一个考虑跨界污染损害的福利函数,推导出自由贸易背景下某国的最优污染税,并与世界福利最大化时的最优污染税进行比较,以说明国家间环境政策协调的必要性。文章考虑了四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该国为小国且污染不跨界时不需要国际协调;当该国为大国或者污染跨界时,单个国家的独立行为通常不会产生合意的世界福利水平,此时需要国际协调以实现世界福利最大化。大国的污染政策具有贸易条件效应,因而出口国有设定过高污染税的激励,而进口国则会设定过低的污染税,双方都寻求转变贸易条件以有利于本方。而污染跨界时单个国家通常会有"搭便车"的激励,此时会实施较为宽松的环境政策。

    2012年03期 No.351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 集聚效应与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王宏;

    传统观点认为,农业因其产业链和分工较为简单等原因,相对来说并不易于形成空间集聚,因而,农业FDI的区位选择不存在集聚效应的影响。然而,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发现,农业FDI在中国的区位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的特征,这种空间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利益,吸引了新进的农业FDI继续定位于这些地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因果循环的作用,农业FDI存量越大的地区,吸引的农业外资就会越多;而缺乏足够农业FDI存量的地区,就更加难以吸引农业外资的流入。集聚效应使得农业FDI地区分布的差距逐步扩大。

    2012年03期 No.351 11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国际金融

  • 汇率波动对我国外贸行业利润的影响研究

    谷任;张卫国;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特征的资产定价假设,构建了基于时变风险溢价的条件期望资产定价模型,估计我国贸易行业的汇率风险暴露值,并进一步借助面板数据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方法估计了决定汇率风险暴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行业利润有着十分明显的时变影响,尤其在汇改以后汇率波动对行业利润率的影响更大,受影响的行业面更广。我国进出口行业间的汇率风险暴露差异较大,存在着四种行业汇率风险暴露情况,各行业不同的暴露特征与海外销售收入、企业规模、海外成本和流动性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2012年03期 No.351 12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1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台港澳经济

  • 海峡两岸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能力与调整成本比较分析

    庄佩芬;蔡秋红;

    我国大陆是台湾地区重要的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中保持持续顺差。本文利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比较分析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能力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能力弱于我国大陆,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按照对方市场当年农产品总进口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的能力要强于滞后一年的调整能力。S指数比率表明,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中,我国大陆农产品贸易绩效良好,农业调整成本总体低于台湾地区。海峡两岸应实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并重战略。

    2012年03期 No.351 137-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国际经济法

  • GATT第20条争端案例下的碳关税征收合法性分析

    马翠萍;刘小和;

    文章援引GATT第20条豁免条款经典案例,将碳关税合法性纳入WTO争端解决机制"两步走"审核程序。通过剖析争端解决机制对案例的裁决,认为碳关税满足GATT第20条(g)款,同时通过与多边国家协商制定多方认可的碳关税征收的无歧视标准,可通过GATT第20条前言的要求,从而认为碳关税征收满足GATT第20条豁免条款,案例折射出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可耗竭自然资源保护措施的态度由承认其重要性、到肯定再到鼓励,都增加了碳关税征收的可能性。

    2012年03期 No.351 147-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1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国际贸易史

  • 中国的机械进口与工业化道路:基于亚洲间贸易的视角(1912-1937年)

    严鹏;

    1912-1937年间中国的机械进口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整体上呈起伏波动状,由此反映战前中国工业发展的周期主要由政治因素所决定。机械进口作为技术引进的重要途径,似未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到较显著的外溢作用。受工业实力与政治因素影响,中国的机械进口市场由英、美、日、德四大列强支配。20世纪初日本从欧美进口机械的态势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但日本通过战略干预,在战前创造了对自己有利的东亚机械贸易结构,其主导的东亚产业结构亦延续到战后。因此,战前"亚洲间贸易"对中国工业是不利的,东亚工业化存在着两条竞争性道路。

    2012年03期 No.351 15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学术前沿

  • 出口复杂度的国外研究进展

    黄永明;张文洁;

    国家出口复杂度反映了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而产业和产品复杂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出口产业或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及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出口复杂度对于分析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布局、出口结构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文献对出口复杂度,尤其是中国出口复杂度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从多维视角,总结了国外文献对出口复杂度的定义、测度、异常性与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评价。

    2012年03期 No.351 16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3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