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继勇;杨旭丹;吉生保;
本文选取1998—2014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外资研发嵌入指数,从外资研发嵌入提升视角研究了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及其空间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资研发嵌入水平由东往西逐次递减,且随时间推移这种空间非均衡性呈现"固化"态势,相比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红利空间巨大;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积极协调,显著促进了外资研发嵌入水平的提升,这得益于经济结构的资源配置效应和要素集聚效应;无论在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层面,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空间溢出现象明显,但是由于经济结构、经济总量与周边地区经济结构、经济总量彼此存在不协调现象或消极协调现象,引致两者的空间溢出对外资研发嵌入提升的影响不显著。
2019年02期 No.434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峰;徐康宁;王美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以开放促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全面的探索,"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加快了中国资本走出国门的步伐。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否会受到越来越活跃的对外经济活动的影响,如何在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同时塑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本文使用Latinobarómetro所提供的涵盖18个拉美国家的微观调查数据,尝试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通过实证模型的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加会降低东道国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但影响程度较小,而对外投资则对中国国家形象有正向影响。通过加入表征个体特征变量与核心变量的交互项,文章发现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条件越好以及具备学生身份的群体随着中国在东道国经济活动的增强,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会越高。分行业来看,初级产品部门的出口活动所引致的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评价最为显著;从具体的职业划分来看,无论是中国的出口总额、出口种类还是对外投资,对东道国个体经营者造成的影响相对于工薪阶层要更加显著。
2019年02期 No.434 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杭雷鸣;
本文揭示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在理论建模与实证研究当中,本文将基础设施跟要素禀赋结构结合起来考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并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差异:要素禀赋结构的地区性差异;中国在进口与出口方面的差异。以中国—东盟及上合组织区域为对象,采用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的基础设施增长提高了本国的进口依存度,对邻国亦然,这说明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为正。(2)邻国基础设施对中国具有空间溢出,其增长提高了中国的进口依存度;中国的基础设施对邻国同样具有空间溢出,且提高了邻国的进口依存度。这说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中国与邻国的贸易融合。此外,本文未发现"负的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3)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2019年02期 No.434 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徐美娜;铁瑛;匡增杰;
本文基于倍差法联合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出口加工区的建立对所在城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加工区建立后,出口加工区城市中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改进程度不及非出口加工区城市的企业;出口加工区的物理围网所引致的外资垂直溢出阻断是抑制所在城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机制,而"拆围"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出口加工区的负面影响;出口加工区建立后,位于高产业错配(拥挤)地区、生产高技术产品和以混合型贸易方式出口的企业,其出口产品质量改进程度更低。本文不仅指出并证明了出口加工区发展的重大缺陷,并为当前以海关特殊监管区作为平台探索新一轮开放模式的相关尝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依据。
2019年02期 No.434 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范兆斌;周颖;
本文研究了特惠贸易协定(PTA)对于缔约国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扩展Hausmann等(2007)的成本发现模型,研究特惠贸易协定影响出口复杂度的理论机制,结果表明:特惠贸易协定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降低政策不确定性两个渠道提高缔约国的出口复杂度;然后,本文以中国为例,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进行了反事实经验分析,结果显示,特惠贸易协定对于中国向缔约国出口的复杂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PTA的合作程度越深,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就越大;此外,本文还运用广义精确匹配法(CEM)和双重差分法(DID)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PSM模型的估计结果。
2019年02期 No.434 8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1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曹婧;毛捷;
基于1990—2016年跨国数据,本文构建了税收竞争模型、拓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美国减税对国际税收竞争、双边货物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宏观税率每下降1%,其他国家的宏观税率下降0. 2038%,美国减税具有引发减税竞争的国际示范效应;美国宏观税率每下降1%,其贸易伙伴的货物出口额下降3. 90%,货物进口额下降3. 80%,货物贸易总额下降3. 69%,货物净出口额下降5. 12%,美国减税对双边货物贸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国宏观税率每下降1%,其他国家(地区)的投资率下降0. 1826%,美国减税将进一步拉大美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税负差距,吸引企业和资本回流美国,使得其他国家(地区)面临资本流失、投资降低的问题。
2019年02期 No.434 10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郭娟娟;杨俊;
东道国的金融环境是影响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关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否融入并利用东道国的金融环境关系着企业OFDI的规模乃至成败。为此,本文以2005—2015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追踪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企业OFDI二元边际(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企业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企业OFDI扩展边际中更为明显;在剔除金融危机、避税国家、金融行业的干扰以及替换解释变量指标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发展潜力有助于加强其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企业OFDI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不同投资模式下OFDI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并不存在明显区别;在前三大行业中,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能源行业OFDI二元边际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从东道国金融发展角度理解企业OFDI的结构性特征(二元边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9年02期 No.434 14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2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0 ] - 李颖;赵皓冉;
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质量而非数量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凸显了劳动力技术禀赋对经济运行和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引入非齐序性消费效用函数,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力技术结构通过要素禀赋机制、巴萨效应机制和收入机制等三条渠道影响实际汇率,要素禀赋机制的作用方向为正,但巴萨效应机制和收入机制的作用方向不确定。鉴于理论分析结论的不确定,文章进而利用我国工业行业年度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力技术结构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劳动力技术结构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正向显著的影响,稳健性检验证明了结论的一致性。
2019年02期 No.434 16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