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林生
<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下简称《邓选》)的出版为我们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领会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最好的教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理论上敢于突破禁区,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正确地解决了改革开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对外贸
1994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海舰
<正> 对外经济开放结构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1)开放国别结构,亦即全方位开放和偏方位开放的选择;(2)开放地区结构,亦即全区位开放和偏区位开放的选择;(3)开放客体结构,亦即商品开放和生产要素开放的比重构成;(4)开放流向结构,亦即内吸型开放和外扩型开放的比重构成。其中,开放国别结构和开放地区结构,称为开放广度结构;开放客体结构和开放流向结构,
1994年01期 8-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鹿世明
<正> 纺织品在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79年,我国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占当年总出口额的4.5%,在国际上排第10位。1985年上升到第5位。1987年又上升到第3位,并首次成为我国出口创汇额最大的产业。进入90年代,又进一步发展,1991年我国出口总额为719.1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及服装占总出口额的23.3%。纺织品的出口成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1994年01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军
<正> 在整个80年代,华南区域经济的各方,特别是粤港澳之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经济大合作。这种以垂直分工为特征的互补互利的合作模式,既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又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进入90年代后,旧有的
1994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庚
<正> 韩国从60年代初就推行以“输出立国”为方针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为扩大贸易、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奠定了政策性基础,导致其在1967年加入GATT后制定的贸易政策不是狭隘地保护本国产品免受或少受外来冲击,而是采取“主动出击”方式,扩大出口、放宽进口,推行以“开放式”保护方针为主的贸易政策,同时也相应地逐步建立、完善了自己的有关法规、制度。
1994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南
<正> 一、引言 自动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以下简称VER),指的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某一时期内就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实行限制。就其性质而言,VER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具有以下特点: 1.非透明性。VER是政府之间私下进
1994年01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桦林
<正>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Ohlin)在他1933年出版的《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总是趋向于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
1994年01期 29-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小龙
<正> 尽管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离欧洲万里之遥,然而,自从1770年英国海军的詹姆斯·库克船长在澳洲大陆升起第一面英国国旗之后,无论是欧洲人,还是澳大利亚人,都有意无意地把澳洲看作是欧洲的海外部分。之所以产生这种观念,一方面是因为澳大利亚属英联邦成员国,又由欧洲移民所统治;而更重要的原因在经济方面,即澳大利亚的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尤其是对欧洲的依赖程度较
1994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远
<正> 美国与日本的关系在近一个世纪内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变化,有互相利用依赖之时,有抱怨嫉限之时,也有兵戎相见之时。随着国家关系的演变,两国的贸易关系也始终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美日在贸易上的得失输赢原因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根本的原因仍是两国经济实力的较量。以这种较量的变化为线索,我们可以看出美日贸易关系大致经
1994年01期 38-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蒋毅一
<正> 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一些国内经济政策,在“复关”后比现在将有较大调整,因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产品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力增强,一些国内产品会受到国外竞争产品的冲击和挑战。确定产品在“复关”后是否受冲击,以及受冲击的大小是企业和有关管理部门制订对策的重要前提,因此,探讨一种以企业现有经济和技术资料为
1994年01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汉林
<正> 一、第18条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援助产生的背景 在国际贸易组织筹备过程中,在1946年的伦敦会议上,针对工业化问题,印度等国坚决认为,为了促进工业发展的需要,一国应有在国际贸易中实行配额的自由。这一主张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在中国等国的努力下,美国才接受并考虑处理在自己的提案中
1994年01期 47-5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鲁军
<正> 经过几年的努力,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地位已不再遥远。“复关”意味着我国国内市场将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经济的发展将更好地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这对我国而言,不仅是一次绝好的机遇,而且更是一场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如何在关贸总协定的框架内,更有效地保护和促进我国幼稚产业的成长、壮大,使之“成熟化”,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分析和探讨。
1994年01期 53-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雪芳
<正> 外向型农业以获取相对更大的经济利益为驱动,以广阔的国际大市场为依托,在农业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的外向型农业,经过近十几年来改革开放的推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农业
1994年01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洪生
,吴建平
,王建国
<正> 萌动于农民心中多年的一个愿望如今在江苏常熟市成了可喜的现实。该市积极利用外资发展创汇农业,使批量农副产品得以直接出口,增加了外汇收入,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朝着“二高一优”的方向调整,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充满希望的途径。
1994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祥礼
,王语新
<正> 一位经济学家曾说:“谁善于创造市场,谁就能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此话细细想来,颇有道理。 纵观现代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瞬息万变。谁无驾驭市场的本领,谁就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精明的企业决策者无不启动自己的创见性思维,把“创造市场”视为制胜于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1994年0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