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经贸论坛

  • 电子商务与中国企业出口行为:基于世界银行微观数据的分析

    茹玉骢;李燕;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表明,电子商务提高了企业参与出口的可能性和企业出口密集度,即促进了企业出口扩展边际以及集约边际出口增长,而电子商务的贸易促进作用与企业生产效率正相关。本文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利用Probit以及Fractional Probit计量方法对理论模型推出的相关命题进行了检验,并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M)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加以控制。经验研究结果支持了相关命题,即电子商务在出口可能性与出口密集度两个维度上,对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虽然本文的结论也支持低效率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现象,但发现电子商务在边际上缓解了这种悖论。分不同规模和所有制样本的经验研究比较发现,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大规模企业促进作用大于小规模企业、外资企业大于内资企业、民营企业大于国有企业。

    2014年12期 No.384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2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1 ] |[阅读次数:242 ]
  • 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王飞;郭孟珂;

    2005年MFA/ATC配额取消后,我国的纺织服装业被普遍认为是后配额时代的胜利者。今天,纺织服装行业在国家间的生产分配和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在国内该行业面临着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和升级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额按照增加值进行行业和国别的分解,同时借助行业上游度、以增加值为基准修正过的RCA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标,在与国际纺织服装市场上主要国家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竞争力做出新的和较为全面的衡量,为我国纺织服装业如何进一步参与全球价值链、进行国际生产布局、提高竞争能力和转型升级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

    2014年12期 No.384 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40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8 ] |[阅读次数:123 ]
  • 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如何“崩溃”

    戴晓芳;郑圆圆;戴翔;

    本轮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出现的"大崩溃"现象,与当前国际分工演进趋势有关。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快速发展使得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和阶段日益被分解,以中间需求为表现的产品价值链被延长了。因此,危机冲击下中间产品存货调整效应,会透过中间品顺次需求关系,在整条价值链上产生不断的"放大"效果,最终演化为全球贸易的"大崩溃"。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纳入能够反映中间贸易品存货调整效应的替代变量,回归结果证实了上述理论假说的正确性。上述结论,一方面意味着加强合作和交流,才是全球应对危机,促进贸易健康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意味着不应过分夸大贸易波动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的程度,从而错失"外向型"发展模式在特定阶段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2014年12期 No.384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6 ]
  • SPS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HMR法和极大似然法的比较

    秦臻;倪艳;

    SPS措施作为WTO多边贸易协定下的重要内容,一直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巨大,而且在短期内不会随着区域贸易协定的繁荣而削弱其贸易效应。本文采用前沿HMR法和极大似然法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SPS措施的贸易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结论显示,在既定条件满足时,HMR模型可以很好地测算贸易广度和贸易深度。而基于拟极大似然法的ZINBPML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过度散布问题。对于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SPS措施既能增加贸易广度,也能提升贸易深度。其原因在于,SPS措施不仅能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还能增加进口消费信心和安全感,反而可以扩大出口额。

    2014年12期 No.384 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1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112 ]
  • 企业间接出口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微观企业的实证分析

    毛毅;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就投资环境对中国企业所做的问卷调查(BEEPS)数据,使用连续logit模型从实证角度探讨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方式选择,从而为利用贸易中介间接出口的企业识别提供了来自微观视角的坚实证据。结论表明:生产率、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外资资本比重以及产品质量对企业间接出口方式的影响显著;间接出口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所有制不同而存在差异,生产率、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外资资本比重以及产品质量是民营企业间接出口方式选择的决定因素;而国有企业间接出口方式仅受企业规模的显著影响。

    2014年12期 No.384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07 ]

区域国别市场

  • 区域贸易协定对成员国的贸易影响研究——以中国为例

    谢建国;谭利利;

    本文采用中国与21个贸易协定成员国SITC3位码进出口数据,研究了中国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参加的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影响对不同技术水平的产品促进效果并不相同,其中,贸易协定显著促进了中国的资源型产品、低技术产品贸易,但是对中技术产品与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与现有的区域协定成员国缔结的贸易协定不利于中国资源型产品出口的增长,文章的结果表明,如何选择合适的区域合作伙伴既可以促进双边的贸易联系,又可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是未来中国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014年12期 No.384 5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2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124 ]
  • 中非合作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贸易、直接投资与援助作用的实证分析

    汪文卿;赵忠秀;

    本文研究了中国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经济活动对该地区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使用索洛增长模型及1991-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该地区出口自然资源的国家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并从中获利。实证结果还表明,来自中国产品的竞争对非洲当地企业产生了替代效应,中国的投资与援助对非洲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显著的影响。

    2014年12期 No.384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2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165 ]

贸易与增长

  • 汇率/工资冲击、趋势性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

    马光明;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入转型轨道,一个重要表现是企业贸易方式沿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一般贸易不断高级化。本文基于多变量单方程协整和VAR方法,对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四省市加工贸易占比、来料加工占比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发现趋势性是近年长三角、珠三角贸易方式提升的主要因素,而人民币升值与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也对长三角、珠三角加工贸易向高级形式转型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东部省市应为这一高级化趋势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持。

    2014年12期 No.384 8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30 ]
  •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进口、出口、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丁正良;纪成君;

    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的进出口贸易、资本项目下的国外直接投资、外汇储备以及经济增长均有重要影响。论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78-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以及实际汇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汇率贬值促进出口贸易,对进口贸易影响较弱;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实际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持续促进作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不适合中国;进出口贸易均和经济增长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很长时期内,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出口;进口自身存在较大惯性,是出口的强Granger原因。

    2014年12期 No.384 9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8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6 ] |[阅读次数:280 ]
  •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与中国的竞争力研究

    聂聆;李三妹;

    本文借鉴Timmer等提出的GVC收入及核算框架,测算分析了全球制造业产品增加值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各部门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国基于GVC收入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判断中国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及分工地位。结果显示:中国参与制造业GVC分工获得的增加值收入居世界第一,但与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产品GVC收入中,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贡献较小,中国仍然位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不过从发展趋势看,中国在制造业GVC分工中的地位有一定提高;中国在纺织品、皮革与鞋类,电子、电器与光学设备与机械设备的GVC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在交通运输设备的GVC分工中比较优势有较大提升,在木材、纸制品、印刷与出版与化学品与非金属矿产品的GVC分工中比较劣势最明显。人力资源禀赋、贸易开放度和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中国在制造业GVC中竞争力提高的重要驱动因素。

    2014年12期 No.384 10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2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1 ] |[阅读次数:134 ]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 生产率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基于制度环境与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

    曾萍;吕迪伟;

    以制度环境与融资约束二元概念为切入点构建"区域制度环境差异与融资约束假说",选择2011-2012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制度环境、融资约束、生产率及出口倾向间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出口确实存在"生产率悖论",但加工贸易企业的存在并非是导致"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将生产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发现"悖论"主要体现为"规模效率悖论";区域制度环境的改善强化生产率对于出口倾向影响;融资约束弱化了生产率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强融资约束是造成中国民营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根本原因。

    2014年12期 No.384 114-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10 ]
  • 我国跨国公司OFDI的市场效应——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分析

    黄凌云;罗琴;刘夏明;

    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使用1998-2007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基于企业的不同所有制特征,研究跨国公司OFDI的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OFDI数量对本土企业出口具有积极作用,而跨国公司OFDI广度对出口具有消极作用,投资国越多、越分散,会替代企业出口;国内市场上,跨国公司OFDI的市场效应因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而异,OFDI数量增加会减少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国内销售,增加私营企业的国内销售,OFDI广度增加会增加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国内销售,对集体企业没有显著影响。

    2014年12期 No.384 125-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1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09 ]
  • 外资并购对提高工人工资的影响研究——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分析

    叶生洪;盛月;孙一平;

    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以并购方式进入的外资企业对被并购企业工人工资的影响。基于稳健的倍差估计和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在剔除个体固定效应之后仍然存在外资进入的工资溢价,但是这种溢价具有一定时滞。事实上外资并购进一步提高了在被并购之前就实行高工资政策企业和资本密集企业的平均工资收入,低工资企业和劳动密集企业的人均工资水平在短期内不受外资并购影响。

    2014年12期 No.384 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18 ]

国际金融

  • 商品质量是汇率传递异质性的来源吗——以中日贸易为例

    胡冬梅;郑尊信;谢帆;

    本文用HS8位编码商品的进口和出口单位价值之比作为商品相对质量的测度依据,基于非对称性视角首次研究了商品质量与汇率传递的关系。以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日商品贸易为例,本文作了初步的实证研究,发现(1)日本出口商利用成本加成的变化吸收日元汇率的部分波动,使得汇率冲击不完全传递到人民币价格上;(2)商品质量相对较高的日本出口商更倾向于维持日元加成的稳定,使得传递率较高,商品质量是汇率传递商品间差异性的一个来源;(3)日元汇率偏离长期均值时产生的估值压力对传递率的不对称影响较为显著,高质量出口商品对日元估值压力也更敏感。

    2014年12期 No.384 14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55 ]

学术前沿

  • 生产函数与消费函数不匹配:梅里兹模型的主要缺陷探讨

    王世军;

    借用梅里兹模型的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本文对梅里兹模型进行了重新论证,结论是梅里兹模型存在着生产函数与消费函数不匹配的主要缺陷,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1)梅里兹模型用CES消费函数,得出了均衡时企业的产量、利润与生产率有关的结论,但本文用梅里兹模型的生产函数,却得出了均衡时企业的产量、利润与生产率无关的结论,这充分说明梅里兹模型的生产函数与消费函数并不匹配。(2)当所有企业的生产均衡、消费者的消费均衡,且生产与消费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最终结果是企业之间的生产率相同,这一结论显然与梅里兹模型所表达的异质企业思想相反。

    2014年12期 No.384 157-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