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经贸论坛

  • 制造业出口贸易生存分析与跨国比较研究

    张亚斌;黎谧;李静文;

    本文基于HS6分位微观贸易数据对制造业出口持续时间进行了生存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已经与德国、美国、日本这些传统的制造业强国在维持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的能力上不相上下。但从制造业产品出口各个时间区间生存率的累积大小以及生存函数形态方面来看,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稳定性不佳,即使是那些已经确立较长时间的制造业贸易关系,相比其他国家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失败风险。从制造业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不同样本国的某些解释变量对制造业产品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本文系统地比较了中国与全球主要制造业大国在维持出口贸易关系上的异同,最后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2014年11期 No.383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61 ]
  • 国际研发知识溢出: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基于非物化型知识空间溢出视角的对比

    刘舜佳;王耀中;

    线性结构的Coe-Helpman模型只能测度货物贸易的物化型知识溢出效应。本文基于非物化型知识的空间属性将线性结构的Coe-Helpman模型在空间维度扩展为具有非线性结构的Coe-Helpman-Durbin模型,用于对比研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非物化型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中国31省1992-2011年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非物化型知识的首次溢出均未能提升贸易进口地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但服务贸易非物化型知识的二次溢出却提升了进口地以外其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而货物贸易非物化型知识的二次溢出仅提升了进口地以外其他地区的技术效率。

    2014年11期 No.383 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9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27 ]
  • 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再测算:基于2001-2010年中国微观贸易数据

    盛斌;吕越;

    本文在扩展已有贸易二元边际测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2001-2010年货物贸易微观数据,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在正向贸易自由化冲击和负向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不同表现与绩效进行了细化测算与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集约边际实现的,即对持续的产品与目标市场组合的扩张;而广延边际的贡献则十分有限,且主要表现在已有产品和市场组合的多元化,而非新产品与新市场的多元化。这种特征在中国入世后的贸易自由化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集约边际的大幅下滑是导致中国出口贸易短期萎缩的最主要原因,而它的扩张也几乎全部解释了冲击后的出口恢复性增长。此外,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市场的出口与不同技术复杂度产品的出口的二元边际构成及在其外部冲击下的反应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2014年11期 No.383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2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7 ] |[阅读次数:232 ]
  • 贸易自由化、企业异质化与外向型经济

    颜银根;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的基础上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构建了包含贸易自由化、企业异质性以及外向型经济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和数值模拟,本文研究发现:(1)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形成"自我选择效应",即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生产效率次之企业选择国际贸易、生产效率较低企业选择供应本地市场,从而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可同时大幅增长;(2)当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市场进入成本存在异质性时,Krugman(1991)所述的完全核心-边缘结构可能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不完全集聚的核心-边缘结构;(3)无论是贸易自由化还是企业异质化,都能有效地促进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并且贸易自由化和企业异质化程度越高,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越大。

    2014年11期 No.383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1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43 ]
  • 内需份额、地区间贸易成本与产业集聚

    张建清;梁爽;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扩大内需是新形势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重大的结构调整。本文从需求驱动生产的角度,探讨内需份额对各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基于排除不合理的计价物假设的本地市场效应(HME)模型得出与传统模型不同的结论:HME呈现为"凹——拐点——凸"的非线性特征,即在市场份额较大或较小的区域中HME更明显。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8区域16部门的数据集,通过计算地区间贸易自由度来测度各区域潜在内需,实证内需对各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HME。结果表明,在控制外需因素后,内需导致的HME显著存在,但仅呈现斜率近似为1.04的线性特征,说明我国内需尽管能推进产业集聚但效果不强,且对不同内需规模的区域影响并无显著差异。

    2014年11期 No.383 4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2 ]
  • 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

    周禄松;郑亚莉;

    笔者通过构建省级层面的出口技术水平指数,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制造业各省级区域2002-2012年资本和劳动密集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对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2-2012年,我国制造业各省级区域资本和劳动密集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都在不断地升级,但没有Rodrik测度的那么高;2.资本和劳动密集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均显著地增加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以及工资收入,从而增加了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3.外商直接投资也能显著地扩大其相对工资差距,而区域开放程度则显著减少了我国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份额。

    2014年11期 No.383 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30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166 ]
  • 科技投入、结构演变与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余子鹏;王今朝;

    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实力向外延伸。通过收集1980-2012年间贸易数据,计算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衡量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借助理论和构建模型,探讨农业研发、外国直接投资、农业产出结构等变量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发现研发强度、外资比例和农业产出结构调整提升了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农业人力资本流失对农业竞争力形成负效应,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逐步流转土地,注重科技投入和技术进步,引进现代高效农业的改革建议。

    2014年11期 No.383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10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89 ]

区域国别市场

  • 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邵建春;

    以二十国集团中的新兴经济体为代表,构造新的贸易引力模型,在对1996-2013年国别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向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贸易互补性有力推动了我国向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我国出口商品档次整体尚能够满足新兴经济体的进口需求,双边稳定的经济增长更是为我国出口扩张提供了坚实的供需保障;然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不断高企的出口运输成本,已对我国向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为此从产业和金融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4年11期 No.383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10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32 ]
  • 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中美贸易为例

    江希;刘似臣;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本文利用WIO数据库中1995-2011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估算了中国制造业总体及其细分的14个行业向美国的出口增加值。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贸易利益体现在出口增加值逐年增加;剔除出口扩张数量效应,出口增加值率稳定在[40%,50%]区间内,短时期内很难快速提高;在出口增加值影响因素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计量模型中,长期内垂直专业化程度对增加值的影响高于其它变量,其余依次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规模经济,而短期内变量的影响程度排序与长期恰好相反。

    2014年11期 No.383 8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4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0 ] |[阅读次数:149 ]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 制度距离、强效制度环境与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

    周经;张利敏;

    本文基于2001至2012年中国88个跨国企业325个对外投资样本,利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除了研究正式制度距离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投资建立方式和股权比例安排的影响机理外,同时考察了强效制度环境对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建立方式和股权比例安排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就对外投资建立方式而言,高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跨国企业选择新建投资模式的概率正相关,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其选择何种建立方式没有显著影响。在非正式制度距离存在的情况下,东道国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建立方式有显著影响。就对外投资股权比例安排的影响因素而言,正式制度距离越远,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投资选择合资方式的概率越大,且二者的相关性显著,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其影响则不显著。

    2014年11期 No.383 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3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4 ] |[阅读次数:94 ]
  • 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贾妮莎;韩永辉;邹建华;

    中国正以东道国和投资国双重身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本文剖析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理论机制,结合1982-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误差修正和脉冲响应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双向FDI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短期,I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更为突出;在长期,中国双向FDI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促进作用,但IFDI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效应更显著,OFDI则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从动态冲击看,双向FDI都会将自身所受外部冲击传递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2014年11期 No.383 10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9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2 ] |[阅读次数:281 ]
  • 中国外向型FDI对企业职工工资报酬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经验分析

    毛其淋;许家云;

    本文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PSM-DID)系统地评估了外向型FDI对企业职工收入的微观影响。首先通过典型化事实分析发现,自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持续上升,但与此同时,企业内工资差距也在逐步扩大;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4-2008年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外向型FDI显著地提高了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外向型FDI也显著地拉大了企业内工资差距,这意味着与非技能工人相比,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后实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本文的结论表明,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职工培训体系以防止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持续过度拉大。

    2014年11期 No.383 12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2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140 ]

服务贸易

  • 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制度因素与服务贸易促进体系研究——基于49国之间双边服务贸易流量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陈丽丽;龚静;

    WTO多哈回合谈判一再停滞,各种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谈判风起云涌,这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的区位结构、调整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制度安排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制度角度出发,结合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法律视角,以49国之间共1526个经济体对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豪斯曼-泰勒估计方法对这些国家之间的双边服务贸易流量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可以直接促进双边服务贸易发展,其提升幅度大致为5.77%-9.77%;(2)进口国的制度质量可以有效促进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而两国间的制度距离将对双边服务贸易造成阻碍;(3)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还具有间接的贸易促进作用,它不仅可以强化制度质量对于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促进作用,还能反向调节制度距离对于双边服务贸易的负面影响程度。

    2014年11期 No.383 13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3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3 ] |[阅读次数:110 ]
  • 服务进口与工资差距——基于中国服务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蔡宏波;周成华;蒙英华;

    本文以2008年外资或外资控股的服务业企业为样本,借鉴Feenstra和Hanson(1999)采用的估计高技能员工相对需求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行业和地区考察中国服务进口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表明,无论对全国、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全行业、现代服务业还是传统服务业,服务进口的增加都会导致工资差距的扩大。此外,企业利润、员工受教育水平等企业特征与工资差距存在正向关系,而企业中高级职称员工占比的提高会缩小工资差距。因此,从缩小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出发,应注重员工技能水平的提升,而非对高学历的一味追求。

    2014年11期 No.383 14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9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86 ]

国际金融

  • 经济虚拟化与经常账户不平衡的介稳性关系——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分析

    宋文文;庞志;

    本文运用面板门限模型,采用41个国家1980-2007年的数据分析经济虚拟化与经常账户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不管经济虚拟化处于较低、中等还是较高水平,经济虚拟化与一国经常账户之间都是负相关关系,即经济虚拟化程度越高,经常账户越趋于逆差;经济虚拟化与经常账户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鲜明的门限特征;当经济虚拟化不断跨越门限值时,经济虚拟化减少经常账户的效应不断增强,经常账户逆差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净流入越来越多,一国面临资本流入突然停止的风险不断上升,虚拟经济介稳性遭到破坏的可能性不断提高。

    2014年11期 No.383 15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融资约束与异质性企业出口前沿研究述评

    马淑琴;王江杭;

    融资约束与异质性企业出口是贸易金融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概括性解读了融资约束的成因、融资约束水平的测度、融资约束对异质性企业出口的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等多方面前沿研究进展,讨论存在的问题,并预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范式与方向。本文的贡献不仅对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更是对中国深化贸易金融改革,实现贸易经济长期稳态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2014年11期 No.383 16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1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80 ]

  • 关于启用新网站及网上投稿系统的公告

    <正>经过近一年的积极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刊物部新的网站平台已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启用。自2013年5月1日起,作者向《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和《Journal of WTO and China》杂志投稿,

    2014年11期 No.383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