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经济热点

  • 我国在稀有金属出口市场的市场势力研究——以钨矿、稀土金属为例

    方建春;宋玉华;

    本文针对我国在稀有金属市场拥有资源优势而无话语权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大市场悖论"这一论点,并以钨矿、稀土这两大稀有金属市场为考察对象,证实了这一悖论的存在。实证研究表明,随着钨矿的过度开采,我国钨矿生产的边际成本逐年上升。我国稀土生产已初具规模化生产特征。钨矿、稀土等出口市场都是非完全竞争市场。我国在20个钨矿出口市场中,仅在孟加拉、印尼、巴基斯坦、瑞士等少数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我国在17个稀土出口市场中,仅在香港、印尼和泰国市场拥有有限的市场势力。基于我国具有资源优势而无定价的现状,提出了在稀有金属开采市场提高资源税,培育稀有金属金融衍生品市场,构建稀有金属出口价格联盟等政策建议。

    2011年01期 No.337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2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150 ]

经贸论坛

  • 出口多样化一定能减弱出口波动吗——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贸易政策的效应分析

    强永昌;龚向明;

    一般认为贸易多样化能减弱出口波动幅度,然而实证分析并不支持两者的稳定关系,甚至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关系。为了解释这种理论与实证产生的冲突,本文从经济发展阶段和贸易政策二维视角,重点分析出口集中度和出口波动的内在机理。分析结论表明由于出口集中度的"U"型特征、行业出口波动差异、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出口波动和出口集中度呈现整体上的不一致和阶段上的一致性;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多样化减弱出口波动的幅度,而发达国家未必如此,贸易政策是导致实证分析中两者关系不显著的重要因素。

    2011年01期 No.337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1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123 ]
  • 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15个制造业变系数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杨丹萍;毛江楠;

    文章以中国15个制造业1999-2008年的数据为对象,以反映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RCA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行业地理集聚度的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固定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对C4指数与RCA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近90%的制造行业而言,两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聚提升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2011年01期 No.337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2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163 ]
  • 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研究:1980-2007年

    魏浩;

    利用1980-2007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纺织品外贸出口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纺织品外贸出口是影响纺织工业长期就业和短期就业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出口额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68%;从短期来看,出口每增长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48%;从动态影响来看,出口冲击对纺织工业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久效应,但是,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从贡献率来看,在所有因素中,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一直最大,基本保持在12%左右。基于此,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外贸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缓解我国社会就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就业的压力,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纺织品出口问题,实施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稳定纺织品国际市场份额,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大型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以投资带动出口。另外,还要提高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2011年01期 No.337 2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下载次数:1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100 ]

区域国别市场

  • 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

    陆建人;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因美国宣布加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它具有跨度大、网络化、质量高、开放性和时代性等一般自由贸易协定(FTA)所没有的特点。美国加入TPP有四个原因:一是塑造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区"新样板",为成立更大的"美式"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打下基础;二是将TPP树为美国区域贸易协定的新模式,"拔高"标准,获得更大利益;三是抗衡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扭转美国被排除在外的不利局面;四是将TPP作为通往FTA-AP的桥梁,实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但TPP谈判举步维艰,面临多重挑战,它能否最终扩大FTAAP尚属疑问。

    2011年01期 No.337 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6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0 ] |[阅读次数:306 ]
  • 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李婷;李豫新;

    中亚5国与中国毗邻,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本文运用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中亚5国在农产品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贸易方面均存在互补性,且贸易互补性与生产要素的互补性相吻合。然而,双边贸易规模还较小,双方潜在的互补性未能充分转化为现实的互利性,因此,中国要加强与中亚5国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2011年01期 No.337 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2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112 ]

东亚经济合作

  • 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和提升的对策建议

    陈秀莲;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各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现状,比较了双方的竞争力,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都较弱,我国虽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中运输服务贸易的规模和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但其贸易竞争力仍不如东盟部分国家。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新加坡的经验,提出从国际、国家、企业等不同层面上采取措施促进中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2011年01期 No.337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29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131 ]

地方经贸

  • 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与外资利用效应研究

    于津平;许小雨;

    本文在揭示长三角两省一市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剖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提高,但在投资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该区域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并没有根本改变。外商直接投资尽管也会通过技术外溢等途径促进技术进步,但由于其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推动了资本的扩张,因而尚未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显著的效果。实现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进一步提升本土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

    2011年01期 No.337 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1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140 ]

贸易与环境

  •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李国志;王群伟;

    文章基于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各项组成部分与二氧化碳排放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呈现动态变化。其中初级产品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1年01期 No.337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1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163 ]

服务贸易

  • 承接跨国服务外包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研究——与制造外包的比较分析

    陈清萍;曹慧平;

    跨国服务外包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对我国服务外包与工业、服务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将其对比于制造外包与GDP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外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制造外包,并且服务外包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服务外包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因此,我国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11年01期 No.337 9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18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29 ]

贸易壁垒

  • 南北贸易中产品种数变化与国际贸易摩擦

    胡方;

    本文扩展了保罗·萨缪尔逊提出的国际贸易摩擦的静态理论模型,运用赫尔普曼(1993)和Fujiwarw(2004)分析南北贸易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解释南北国际贸易摩擦的动态模型,并运用相关统计资料,对动态模型的基本结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2011年01期 No.337 10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2 ]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 投资促进在FDI中的作用——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杨挺;卢进勇;

    使用2003-2008年4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是否签署双向投资促进合作谅解备忘录作为投资促进的代理变量,使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中国投资促进对FDI流入和流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对中国与OECD国家双向FDI流入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而中国同非OECD国家间FDI双向流动未受到其正向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制定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的投资促进政策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1年01期 No.337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35 ]
  •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及实证分析

    张明志;李敏;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对相关指标的计算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主要发生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发展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产业间升级与产业内升级的背离。这意味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存在着"虚高"现象。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这种产业结构的"虚高"现象与中国深度介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促进中国产业间升级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产业内升级具有阻碍作用。

    2011年01期 No.337 1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3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4 ] |[阅读次数:141 ]

国际金融

  • 替代账户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张一平;盛斌;

    由于直接使用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IMF设计了替代账户机制用以完善特别提款权方案,希望借此为特别提款权提供另外一条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发展路径。因此,讨论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作用就必须了解替代账户方案。本文简要分析了替代账户机制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结论是:替代账户机制是国际社会妥协的产物,尽管还存在诸多不足,依然是今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点突破方向。

    2011年01期 No.337 12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99 ]
  • 跨境资本流动的最新风险与趋势解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谢洪燕;罗宁;

    本文在简要概述近年来跨境资本流动重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解析了后危机时代主导资本流向的核心要素,详细分析了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传导机制及可能引发的风险。本文认为,为促进跨境资本的有序流动,中国一方面应加强对跨境资本过度流动的监管,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机制,另一方面更应加快主动的政策调整,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步、主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2011年01期 No.337 137-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1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07 ]
  • 涉外农业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策略选择

    黄祖辉;陈立辉;

    基于有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提出了一个汇率风险反应行为概念性模型,并通过对130家中国农业企业的调查发现,模型基本刻画了涉外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一般行为模式,运营策略、财务策略、签约策略和贸易融资是涉外农业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手段。同时,对农业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效果进行了简要评价,总结了农业企业汇率风险反应行为的特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2011年01期 No.337 148-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08 ]

台港澳经济

  • 建立ECFA对两岸纺织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基于局部均衡COMPAS模型的研究

    向洪金;赖明勇;

    基于局部均衡COMPAS模型,利用两岸纺织品生产与贸易的相关数据,就ECFA对两岸纺织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ECFA对祖国大陆和台湾省纺织业的生产都会造成一定冲击,但由于两岸纺织行业规模的差异,ECFA对台湾省纺织业生产的冲击较大;ECFA对两岸间纺织品贸易会带来积极影响,但由于供需弹性、市场规模的差异,ECFA对台湾省纺织品出口祖国大陆的积极影响要远大于对祖国大陆纺织品出口台湾省的积极影响。

    2011年01期 No.337 158-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1 ]

国际贸易史

  • 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10大经济体比较

    蔡一鸣;

    利用Maddison编制的历史数据库,比较分析500多年来世界10大经济体的发展历程。比较结果为:10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10大经济体的国家构成变化并不大;世界经济中心从最早的荷兰转移至英国,最后转移至美国;10大经济体在经济规模上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贫富差距却在扩大;在历史和现实中,资源数量都是决定一国经济规模的重要因素;人均收入高的国家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自由方面,都远远高于低收入国家。最后,结合10大经济体的发展经验,从资源、技术和制度方面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政策建议。

    2011年01期 No.337 16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 “走向贸易强国之路”学术峰会

    <正>我刊定于2011年4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走向贸易强国之路"学术研讨会,诚挚地欢迎您参加。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计划"的第一年,对外经济理论与实际工作中有许多

    2011年01期 No.337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