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郑宝银;

    2005年11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开放条件下的要素供给优势转化与产业贸易结构变革——基于比较优势战略的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考察

    余剑;谷克鉴;

    本文从开放经济的视角出发,阐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比较优势战略运用引致的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化以及由此发生的产业以及贸易结构变革,并借HOV模型和计量模型解析对外贸易、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增长、资源要素禀赋改变以及经济结构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比较优势及其动态化原则的利用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指导地位。

    2005年11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128 ]
  • 外贸依存度、相互依存度、经济开放度的比较分析

    谭祖谊;

    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并不必然意味着经济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强。一国外贸依存度、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以及一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一组经济范畴,可以分别用一组指标体系来描述它们。

    2005年11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128 ]
  • 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

    林丽;张素芳;

    本文对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近九年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明显恶化,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及双要素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的结论,并分析了我国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原因。

    2005年11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6 ] |[阅读次数:144 ]
  • 零售商业全面开放下的产业安全危机及其消解

    杜丹清;

    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商业迎来了全面开放。零售商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终端产业,国外跨国零售大企业的进入与占领可能带来国内产业安全危机隐患。如何在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与世贸组织基本准则的前提下促进本国民族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认为单靠市场的力量不足以实现本土企业的规模化与效率化,必须同时大力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强化必要的产业扶持、引导与规制政策。

    2005年11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04 ]
  • 国民待遇原则与外贸经营资格——新《外贸法》扩大外贸经营者范围之思考

    常文娟;

    2004年新的《贸易法》开始实施,新外贸法对1994年《外贸法》与我国加入世贸经组织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不相符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享受世贸组织成员权利的实施机制和程序作了规定;同时也根据1994年《外贸法》实施以来出现的新情况和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要求对其作了修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扩大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范围;取消了对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经营权的审批,代之以备案登记。这是我国外贸资格管理方式的又一变革。本文着重分析了国民待遇原则和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的国际规则对我国外贸资格管理方式的影响,并就在现阶段如何规范外贸经营管理方式,使之更加符合国际规范提出了建议。

    2005年1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2 ]
  • 从贸易角度探讨我国的贸易摩擦与对策

    丁黎;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贸易利益分配的不一致,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蔓延和升级,对我国出口的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威胁,而且对宏观调控和对外政治外交关系造成严重干扰。本文从贸易角度探讨了目前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指出我国应实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贸易战略。

    2005年11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116 ]
  •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成因及诱发因素分析

    李岳云;钟钰;黄军;

    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本文以出现巨额逆差的粮谷、畜禽产品、棉花和食糖为例,对我国农产品逆差作出描述性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模型),从需求、商品构成、竞争力三个方面讨论我国农产品进口波动的成因。研究表明需求因素对进口逆差的影响程度最重要,结构影响起着次要作用,竞争力不足阻碍了出口,进一步扩大了逆差。

    2005年11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132 ]
  •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联盟分析

    戴淑芬;赵颖;

    当前出现众多的国内外物流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局势,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造成巨大冲击。然而,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规模不大,缺乏现代物流理念,竞争还停留在低层次的价格战上。如何通过联盟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已成为瞩目焦点。本文试图通过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对第三方物流联盟的背景、可行性、方式以及风险防范作出初步探讨。

    2005年11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33 ]
  • 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分析

    林剑;梁树新;

    民营企业出口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通过对民营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能力的分析,以及对出口组织、外贸人才、劳动力、政府政策等障碍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需要通过产权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的优化等来增强竞争力,同时政府也需要健全民营企业出口促进体系、金融支持体系,来促进其外贸发展。

    2005年11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54 ]
  • WTO框架下美日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实行农业策略性保护的异同

    汪琦;

    美国和日本作为农业国际竞争优势较弱的国家,一直对农业进行了多层次的保护。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世贸组织对各成员国的约束性不断加强,美国和日本也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对农业保护的手段进行调整,其基本要旨是:在不明显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对“合规性”贸易壁垒的运用,尽量对本国农业提供最有效的保护。由于日本与美国的具体国情有别,使得美日在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实行农业策略性保护时,既有相似性,也体现了较大差异。

    2005年1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1 ]
  • 积极应对后WTO时代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孟昌;张瑜;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绿色壁垒逐步取代了关税和配额,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面对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要迅速熟悉和掌握WTO的“绿色”规则、应承担的义务和赋予成员的有关权利,加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定与国际接轨的我国产品标准体系。政府和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并最终跨过后WTO时代的新贸易壁垒。

    2005年11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66 ]
  • 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中的“新蓝箱”措施评析

    谢贝妮;

    新一轮农业谈判多哈回合谈判框架协议,对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蓝箱”措施进行重新定义。根据《农业协议》规定,发达国家需逐渐削减黄箱措施对农业的综合支持量,而“新蓝箱”措施的出台与WTO农业谈判追求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相悖。本文概括世界各国蓝箱措施的实施情况,分析“新蓝箱”措施出台的背景、原因,客观评价“新蓝箱”对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影响。

    2005年1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7 ]
  • 建立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杨军;黄季焜;仇焕广;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逐渐重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积极作用,继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之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协商之中。本文目的是研究中国和澳大利亚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对中澳两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本文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对自由化方案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澳两国间存在明显的经济互补性,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改进两国和世界总福利,澳大利亚的农业和工业都将受益,农业部门所得利益大于工业部门,中国所得利益全部来自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部门,而农业部门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最后,基于模拟分析结果,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2005年11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0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9 ] |[阅读次数:134 ]
  •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基于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实证分析

    孙林;

    本文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强弱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相似性指数高于产品相似性指数,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不是以竞争为主;中国与东盟农业领域内的合作将有利于强化产品差异、缓解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2005年11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1 ] |[阅读次数:146 ]
  • 全球服务贸易10强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

    赵书华;李辉;

    本文运用比较优势指标,对全球10大服务贸易强国或地区1995年至2004年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2004年国际竞争力系数的比较可以得出,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依次是中国香港、西班牙、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而日本和德国却是劣势最为明显的国家。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其存在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2005年11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132 ]
  • 以跨国公司为传导提升福建省国际分工地位

    魏澄荣;

    目前跨国公司采取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并举方式,进行全球产业整合,将世界各国纳入一体化分工的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开始在福建省进行比较大规模的投资,这有意无意间将福建省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之中,但福建省在跨国公司内部化国际分工系统中处于低增值环节。福建省要深化国际分工地位,就必须链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促进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的关联和产业对接,在同跨国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中增强企业竞争力。

    2005年11期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7 ]
  • 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模式定位研究

    褚志远;严汉平;李丹;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该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导向。通过总结与借鉴国内几个优秀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模式,结合西安高新区的实际情况,将西安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模式定位于一个复合型模式,该模式由地域选择模式、企业发展模式、主导产品模式和政府服务模式四方面构成。

    2005年11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3 ]
  • FDI对我国出口及地区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

    蔡小勇;余子鹏;

    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巨大带动作用。计量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有较大的相关性,并且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显著,这说明我国的出口产业具有较强的加工和组装性质,各地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引进和管理。

    2005年1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17 ]
  • 关于研发投资“加速化陷阱”的实证分析

    王建华;王海云;

    尽管我国一些行业与企业的研发投资总量较之发达国家的相关行业与企业要低得多,但也存在着研发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之间的不对称所引出的“加速化陷阱”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规避措施进行了阐释。

    2005年11期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144 ]
  • 宁波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分析

    许继琴;杨琳琳;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开放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本文首先以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指数为依据,对宁波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行纵向的时序分析,然后根据长三角16个城市2003年的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指数与潜力指数排序,通过横向的比较,分析当前宁波市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宁波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与未来吸引外资的潜力进行了评价。

    2005年11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41 ]
  • 内地与香港CEPA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张天桂;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区内贸易比重、巴拉萨模型、区内贸易流量、格鲁伯-劳艾德指标等工具,对祖国内地与香港CEPA的经济效应进行系统研究。CEPA的实施对香港、祖国内地的贸易影响不尽相同,就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本而言,香港比内地要低。

    2005年11期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04 ]
  • 建立海峡两岸次级自由贸易区的法律问题

    彭莉;

    世贸组织架构下的自由贸易区在理论上有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及次级自由贸易区之分,海峡两岸次级自由贸易区在性质上显然属于后者。目前,建立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依据不仅充分而且成熟,建立次级自由贸易区的合法性问题则存在较大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峡两岸次级自由贸易区完全不可行,可考虑在“先易后难”的原则下,逐步构建海峡两岸次级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框架。

    2005年11期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5 ]
  • 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浩;

    知识产权并非一个国家的天然禀赋,而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能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和提升一国的竞争优势。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和作用日益显著,培育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对我国改善贸易环境也越发重要。

    2005年11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112 ]
  • 知识产权保护的负面效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回应性政策研究

    陈宇峰;曲亮;

    文章立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负面效应,探究知识产权保护的中观基础,指出产业结构是决定知识产权保护效应的决定力量,有力地解释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知识产权保护体现不同效应的原因,并从制度层面和产业层面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回应性策略。

    2005年11期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17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