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 谁为多哈回合划上句号

    郑宝银

    2005年09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与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分析

    龚艳萍,周维

    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提高,但现有的国内文献大多只重视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增长的数量关系,而少有对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结构关系的研究。本文综合运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关系:结合相关数据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总量、出口商品结构、出口方式结构和出口模式结构的关系作了相关系数和回归定量分析;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市场结构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5年09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8 ] |[阅读次数:0 ]
  • 虚拟水贸易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实证研究

    刘幸菡,吴国蔚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虚拟水贸易的研究进展和农产品中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并对2000年至2002年我国农产品的虚拟水贸易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就如何应用虚拟水战略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2005年09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石油进口“买涨不买落”的经验研究和博弈分析

    周申,刘辰,杨超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石油进口量和价格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的影响,依然存在着“买涨不买落”的问题。显然,仅仅依靠需求规律,很难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本文进而从博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正是进口商的最佳进口战略选择,导致了中国石油进口的“买涨不买落”。

    2005年09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胶合板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田园,宋维明,程宝栋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胶合板的生产与贸易现状;然后依据三种不同的国际竞争力测算方法,在选取不同类型国家的基础上,进行了胶合板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紧接着,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对不同指数测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最后,通过整合与归纳不同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对于提升我国胶合板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启示。

    2005年09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世界铁矿石的生产与贸易和我国铁矿石供需的经济学分析

    张宗成,王骏

    2005年初世界铁矿石价格比2004年上涨71.5%,同期我国国内铁矿石供给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的需求,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遭遇极大的资源瓶颈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及我国铁矿石生产与进出口贸易的现状,然后建立我国铁矿石价量与进出口模型,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铁矿石供需缺口进行研究,最后从长远战略出发,提出我国当前应采取的策略。

    2005年09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2 ] |[阅读次数:0 ]
  • MEAs与WTO的潜在冲突:案例研究、理论分析和对策

    林云华,刘海云

    目前,MEAs和WTO之间发生实质性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已经对全球贸易体制与环境体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案例研究的角度探讨了MEAs与WTO产生潜在冲突的根本原因,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多哈部长宣言》和“多哈发展回合”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了协调MEAs与WTO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2005年09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海外对中国内地贸易与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

    罗剑宏,林常青,练松柏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两种主要策略,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开放和紧密联系,这两种策略之间的联系也日益重要。鉴于美国、日本、香港地区、新加坡在中国内地对外贸易和吸收直接投资中占有很大比重,我们在相关理论陈述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四个国家(地区)与中国内地的进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分析发现,除香港地区外,这些国家对内地贸易与直接投资之间基本上是正向相关的,两者之间互补的情形比替代情形更为普遍,由此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2005年09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构建东亚固定汇率区的经济基础——兼论东亚单一货币区的可行性

    何慧刚

    加强东亚汇率制度协调,建立东亚固定汇率区,是实现东亚单一货币区的重要核心阶段。依照最优货币区标准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东亚构建固定汇率区是基本可行的,但是由于各种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制约,必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推进。

    2005年09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的分析

    陈小文 ,蒋荣兵

    东亚与欧美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最初只有两方参与,随着产业向更低工资水平的地区转移,逐渐形成了三角形的生产贸易关系与国际分工网络。随着欧美订户不断追求靠近供应商,更多的通过中间商的间接转口贸易被直接贸易取代。东亚与欧美的纺织品与服装生产贸易模式呈现出两角——三角——两角的发展轨迹。

    2005年09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高科技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王晓博

    上海市提出“科技兴市”战略以来,高科技产品出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若不消除这些障碍,必将延缓上海市高科技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结合上海高科技产品出口目的地贸易状况的统计数据,旨在通过对当前上海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面临的历史机遇的分析,探索提高上海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对策,以增强本地企业培育科技竞争实力、获取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005年09期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王国安,杨军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1985年到2004年增长了近26倍;但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仍比较小。本文首先介绍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然后通过对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和服务贸易结构的分析,揭示了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005年09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特征和趋势分析

    郑长娟

    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逐渐成为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本文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历程和行业特征,并结合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服务市场日益扩大开放的背景,对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2005年09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贸易与环境——相关假说的评述

    张琴 ,张志辉

    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在自由贸易论者与环境保护论者之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自由贸易论者认为自由贸易将使环境质量得以改善,而环境保护论者则认为贸易自由化会导致环境质量的退化。在双方的争论过程中,形成了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几个假说。本文对这几个假说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了其合理性及存在的缺陷。

    2005年09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王国栋,陈丽珍

    本文依据近10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总结了其在数量规模、并购对象、并购行业、并购来源等方面的特征,在探讨其发展趋势及前景之后,从观念、政策、法律法规、行政管理、企业运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2005年09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以及东道国的政策干预分析

    郑吉昌,吴俊杰,余克艰

    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具有多种市场进入模式,在大多数研究文献中,对于FDI这种市场进入模式是不加区分的,也就是不区分新设投资和跨国并购。本文研究了跨国公司对这两种模式选择的规律,分析了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与东道国福利存在的冲突,同时通过分析寡头市场和垄断型市场的差异,对政府的政策干预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2005年09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东道国产业集群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相互影响及政策建议

    俞毅

    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跨国公司获得了直接投资的协同竞争效应、建立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新的区位优势、提升了跨国公司对区外出口的竞争力并且改善了跨国公司子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绩效。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产业集群的直接投资也推动了当地集群的升级、集群治理结构的优化并整固了东道国集群的植根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2005年09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我国新一轮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思考

    郑甘澍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近十几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提出在吸引外国大型企业的同时,应注意外资优质中小企业的引资工作。通过以营利性为目的的第三方管理公司为桥梁、以政府支持为后盾,积极吸引外资优质中小企业来华投资、大力推进中、外中小企业战略联盟,力促外资优质中小企业来华投资成功,使之成为提高我国外资质量,推动我国新一轮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新动力。

    2005年09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价值链模块化、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

    朱有为,张向阳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美、日、欧等国的计算机、电子、汽车以及通讯设备等制造业领域先后出现了“价值链模块化”的趋势,这不仅加速了国际制造业分工格局的调整,还有力地带动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应该抓住世界制造业价值链模块化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际制造业高端价值环节的分工中来,以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

    2005年09期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8 ] |[阅读次数:0 ]
  • 跨国EMS企业推动下的水平分工发展新趋势

    郑京淑

    发源于美国的EMS企业正在改变着21世纪的商业模式。在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全球性产业中,OEM巨头和EMS企业之间正在建立基于水平分工的虚拟组织,并以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为武器抢占世界市场。本文旨在阐释20世纪末EMS企业诞生于美国的背景,剖析EMS企业的竞争力源泉,并初步勾勒虚拟企业的水平分工模式。

    2005年09期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技术创新演化路径视角下的跨国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模型设计

    胡凤玲,上官学进

    本文将Lepak和Shell提出的人力资源混合配置模型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路径理论结合起来,系统地分析了针对企业技术创新周期不同阶段(即技术路径产生阶段、技术路径演化阶段和技术路径跃迁阶段)的不同特征,跨国企业应采取的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并为此构建了一个基于技术创新演化路径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2005年09期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汇率与中国对外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

    欧元明 ,王少平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内资企业出口与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企业内资出口间没有因果关系,并且无论在长期和短期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都不能有效地解释内资出口的变动,说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内资出口影响非常小。国际上因为贸易逆差而指责中国的汇率政策,其理由是不充分的。

    2005年09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3 ] |[阅读次数:0 ]
  • 论欧共体反倾销法中反吸收的法律问题及其启示

    肖伟

    反吸收法律制度是欧共体反倾销法律体系中非常富有特色的一项制度设计。本文首先从世贸组织规则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评析,然后对其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分别做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出口企业应诉欧共体反吸收调查和我国借鉴欧共体立法经验建立反吸收法律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005年09期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

    王珏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为自己的保护主义所寻求的借口和托词。它虽然在产业适用性和国家适用性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是该政策得以在发展中国家成功实施的良好佐证。我国应该在市场培育、制度建设以及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进行强化,以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2005年09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浙江大学世界经济学博士点

    2005年09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