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 WTO后过渡期

    郑宝银

    2005年04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中的一个“悖论”及其成因探析

    李晓钟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应净进口粮食这一土地密集型产品。但本文在实证分析后却发现,1997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粮食产品的净出口国。粮食产品较低的“可贸易度”制约了市场机制及比较优势作用的发挥。但从中长期来看,粮食产品的“可贸易度”会呈上升态势,发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作用对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04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1980-2000

    傅朝阳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是否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否遵循了巴拉萨的阶段比较优势理论?在对以上问题做实证分析时,本文把出口产品分成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并计算这三大类产品在1980年至2000年期间巴拉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鄄vantage)和净出口比率指数(NetTradeRatio)。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基本上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并遵循了阶段比较优势原则。

    2005年04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9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

    林云华,张德进

    本文通过测算1997—2002年的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对我国造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造纸业出口缺乏竞争力的结论。在分析我国造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思路。

    2005年04期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8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税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兼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效应

    张伦俊,祝遵宏

    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近20年来,出口退税在税收职能和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税收尤其是出口退税成为促进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税收影响出口贸易的机理出发,对税收、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

    2005年04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 论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范围的属地与属人原则

    袁凯,项国清 ,任伟宁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中服务贸易的统计范围体现的是“属地”原则,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服务贸易的内涵体现出“属人”原则的特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中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范围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再现了《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属人原则。完整体现属人原则是未来服务贸易统计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简要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范围从属地原则变化到属人原则的原因,以及现阶段我国建立体现属人原则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现实意义。

    2005年04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能维持吗

    黄燕君 ,陈鑫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断膨胀,而美国出现的私人投资、消费高潮与高额财政赤字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基本因素与短期因素的考察,综合分析美国经济状况以及美元地位等因素后,得出的结论是近期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将保持增加趋势。

    2005年04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原产地规则与中美贸易差额

    王晓辉

    随着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外贸平衡已逐步演变成影响两国双边经贸关系乃至政治关系的突出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条件出发,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原产地规则作为统计两国双边贸易的一个基本指标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以及由此对中美贸易差额统计造成的影响。

    2005年04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中俄贸易中的灰色清关及其对策

    王玉芬,刘碧云

    2004年2月俄罗斯强力部门查抄中国商人货物的艾米拉事件再次暴露了中俄民间贸易存在的问题——灰色清关,灰色清关已经成为中俄民间贸易的瓶颈,严重制约了中俄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本文就此展开,解释了什么是灰色清关,灰色清关形成的历史背景,分别从俄方和中方的角度分析了灰色清关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解决灰色清关问题的对策。

    2005年04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9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分析

    江虹

    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于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为如期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使研究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可预期的贸易效益、投资效益及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2005年04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7 ] |[阅读次数:0 ]
  • 次区域经济合作与边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刘秀玲,苗芳 ,肖杨

    中国参与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对边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文章就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进行了边境民族地区次区域合作的障碍分析,以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提出加强次区域各国和地区的多边协商,制定共同的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绿色产业经济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积极谋求国际经济组织各方面的支持等四个方面的对策。

    2005年04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对外贸易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吴进红

    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由此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结构;另一方面,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2005年04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7 ] |[阅读次数:1 ]
  • 嵌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以苏州和温州两地为例

    张向阳,朱有为 ,孙津

    从全球价值链理论看,嵌入不同类型的全球价值链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同的产业升级机会。苏州和温州是以不同的方式嵌入两类全球价值链,分别代表着两类产业升级模式。虽然两地产业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的机会,但并未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因此,争取进入全球价值链的部分战略环节,规避国际产业转移和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应该是两地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取向。

    2005年04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3 ] |[阅读次数:2 ]
  • 跨国资本进入对福建省产业集中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魏澄荣

    跨国资本已成为福建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福建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跨国资本的大举进入,福建省市场过度竞争导致产业集中度下滑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尽管目前跨国资本的进入与福建省产业集中度的正相关效应尚不显著,但从趋势看,跨国资本的进入对提升福建省的产业集中度将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存在“控市”的可能性。而对跨国公司的市场准入实行完全的或大规模的限制是不现实的;尽快发展壮大能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国内竞争者才是正确的选择。

    2005年04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技术转移及其政策启示

    冯春丽,刘海云

    本文在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及其技术转移模型框架下,探讨了进入模式(包括独资和并购)与技术转移的各种组合情况,说明了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单调关系,并由此得到了一些促进跨国公司提高技术转移水平的政策启示。

    2005年04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各地区19个制造业行业的经验分析

    李广众,任佳慧

    利用我国2001年与2002年制造业19个行业的截面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考察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似不相关估计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外商投资是促进技术进步,具有“鲁棒性”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于国内企业或西部地区而言,外商投资具有显著的地区正效应与显著的行业负效应。

    2005年04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3 ] |[阅读次数:0 ]
  •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外贸易视角的分析

    宋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表现的尤为显著。本文选取对外贸易视角,考察和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5年04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3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8 ] |[阅读次数:1 ]
  •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融入及其区位优势提升

    吴解生

    由于现代制造业的产品价值链越来越具有空间可分性的特征,一些处在产业主导地位的厂商越来越注重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价值链的重组。20多年来,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积极吸纳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有了较大程度的融入。继续保持这种吸纳与融入,应在较长时期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2005年04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2 ]
  • 趋势、问题与对策——新世纪初日本对华投资现状考查

    赵放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对华投资开始增速,伴随着投资动机的变化,其投资战略也由单纯的委托加工型向市场导向型,进而向研究开发型拓展,我国必须针对这一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日本对华投资健康有序地发展。

    2005年04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当地成分要求研究动态与评述:东道国的视角

    熊琼

    当地成分要求是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为发展国内产业而普遍采用的一种措施,发展中国家对其应用最为广泛。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禁止使用当地成分要求。当地成分要求直接影响中间产品市场,间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自由流动,国外有许多文献专门研究当地成分要求对东道国经济效应的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当地成分要求应是一种有益于东道国发展的政策,但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因不同国家和不同市场条件而异。

    2005年04期 96-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与对策研究

    张亮,阎俊

    目前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有过渡性保障措施、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反倾销、原产地规则等。纺织产业是我国的出口主导产业,受贸易壁垒的影响日益加剧。打破贸易壁垒,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协同合作,在世贸组织的规则下,采取相应对策是实现我国纺织产业全球化战略的必由之路。

    2005年04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0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可能遭遇的保障措施和几种特保措施比较研究

    李毅

    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向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领域,随着延续了30多年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的全面废除,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将更为直接地面对种种特别保障措施的考验。本文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可能遭受的一般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

    2005年04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欧盟对华钼铁反倾销案研究

    蔡庆辉

    欧盟对华钼铁反倾销案是近年来欧盟对华产品又一起反倾销大案,其给中国企业造成的严重后果和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本文评析了该案裁决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如市场经济待遇、个别待遇、类比国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中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值得中国企业在日后反倾销应诉中予以借鉴。

    2005年04期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冉宗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出口的大幅增长,出口产品遭受发展中国家反倾销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发展中国家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入的重要目标市场,对于降低市场风险,保持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深入了解和把握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动因及特点,充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采取正确的应对之策,已成为保护我国企业和国家利益的一项重要课题。

    2005年04期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试谈进口国是否应该代表第三国进行反补贴行动

    郭双焦

    文章主要针对《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无“代表第三国的反补贴行动”规定的缺陷,分析了增加该规定的现实意义,并对应该增加的条款内容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见解。

    2005年04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简介

    2005年04期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简介

    2005年04期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情况简介

    2005年04期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简介

    2005年04期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经济学院经贸学院简介

    2005年04期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宁波博兴企业管理咨询策划公司简介

    2005年04期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简介

    2005年04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