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志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的创新、扩散、转移及其外溢效应在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本文通过对南北贸易与技术转移三代模型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技术转移和引进的经验数据,探讨了我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发展和现状,同时就我国技术引进对提高本国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2000年08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 戎卫东
兴办科技工业园区,可以使科技产业发展与科技活动相结合,解决科技与经济脱离的难题,使人类的发现或发明能够畅通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上的经验,设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业园,是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有益探索。
2000年08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范柏乃
采用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贸易政策的体系结构,现行贸易政策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功能,高技术企业和专业外贸公司对贸易政策的实际需求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十分重要。本文依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就完善我国高技术产业贸易政策提出了若干意见。
2000年08期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江浩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苏州市来说,要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
2000年08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尚琳琳
我国目前出口增速放慢或下滑是由于我国外贸已进入到一个调整阶段,只有进行外贸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逐步由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乃至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化,才能进一步加大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确保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出口商品结构与出口总额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2000年08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华晓红
根据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香港与澳门已分别以单独关税区名义,使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 的名称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台湾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名义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也已进入第九个年头,基本结束与主要谈判方的谈判。根据“中先台后”的原则,一旦中国“入世”,台湾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将指日可待。届时,在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组织——世贸组织中,将出现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共存,一国四席的局面。中国四方将接受统一国际贸易规则的管辖,并在国际贸易多边体系下处理相互间的经贸关系。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四方经贸关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前景如何,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重要问题。
2000年08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翟志华,李乃鹏
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其价格变动对全球经济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石油价格过低固然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景气,并保持高就业率,但损害了产油国的利益,进而会使各产油国联合起来减少石油产量,调整石油供应量,并最终在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促使石油价格升高;而过高的石油价格必使全球经济出现萧条,失业率持续升高,其后果还将间接波及到石油生产国的利益,引起石油需求减少和产油国进口商品费用的增加。因此,适当的国际石油价格对供需双方都是明智的选择。虽然近来国际石油价格出现了10年来的新高,但未来国际石油价格预计将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2000年08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华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其重要性已愈来愈为各国政府所认识,纷纷采取措施促进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在促进服务贸易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2000年08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李元旭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与新兴市场上的当地公司实行战略联盟,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特征。联盟有益于双方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为保持联盟权力的平衡及持久,跨国公司和当地公司均应采取适当的联盟策略。
2000年08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邹功达
我国巨额外资流入形成的资本项目顺差,在现行强制结售汇体制下必然导致央行的外汇储备增加,而外汇储备增加必然使央行因外汇占款而增加投放基础货币,央行为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势必采取对冲政策压缩国内信贷供给,这样会使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性及央行调控货币投放对象结构的能力下降、货币供给机制发生逆转以及货币政策稳定性降低等。为消除或减轻外资流入对央行本币运行的不利影响,应采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利率与汇率相关性、管理外资流入、改革央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机制及放松进口管制等政策。
2000年08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余翔
通过判例分析,本文介绍了欧共体的与专利权穷竭及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相关的法律依据;通过对欧洲法院的大量专利产品平行进口判例的分析和归纳,将其总结分类并进行介绍;并总结和分析了欧共体理论界对专利产品平行进口问题的观点及其依据。
2000年08期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姚立新
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逻辑,对建立指导我国外贸发展的新贸易理论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只有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才可能围绕这一主线,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对我国外贸发展真正具有指导性作用的贸易理论。本文准备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兼就刘东勋等三位同志所写《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和发展》(见《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9期,以下简称“《保》文”)一文中的一些观点与刘东勋等同志商榷。
2000年08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宝贡敏
关于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动因,本文从学习性对外直接投资和发展中国家企业普遍过小两方面,对《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8期刘海云的题为《规模经济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文中的观点,提出商榷。
2000年08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金泽虎
“以债转股为契机促进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作为一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是靠不住的。这是因为,首先外贸企业并非“债转股”政策重点关注的对象;同时普遍过小的规模使这类企业不具备“债转股”资格。其次,外贸企业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会导致该政策收效不大;而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阶段性扶持”性质决定了其不能成为外贸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长期依靠。另外,该政策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和可能面临的风险等都会使外贸企业实施“债转股”的可能性大打折扣。有鉴于此,如果我们把债转股作为一种契机来谋求外贸企业的发展,充其量只能算作个靠不住的虚拟的契机。
2000年08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