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及升级趋势Posi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Global Value Chain
林桂军;何武;
摘要(Abstract):
本文利用Kaplinsky升级指数和中间品相对出口单价,对我国整体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趋势和地位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数据是UN Comtrade2002-2011年HS六位编码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中大约一半金额的产品正处于升级,尤其是电信和船舶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引人瞩目,出现降级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量较少,占装备制造业总出口金额的比例不到7%,总体表现远超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装备制造业强国。从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看,由于中国企业仍然趋向出口相对低价的装备制造业零部件,进口相对高价装备制造业零部件,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总体上偏低。出口单价与世界平均价格相比,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只有0.66,与日本的2.43、德国的1.58和美国的1.42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呈现不断改进趋势,与2002相比,2011年地位指数提高了约43%。
关键词(KeyWords): 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Kaplinsky升级指数;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型”(批准号:12&ZD096)的一部分
作者(Author): 林桂军;何武;
Email:
DOI: 10.13510/j.cnki.jit.2015.04.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陈爱贞、刘志彪,(2011)“决定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因素——基于各细分行业投入产出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4期。
- 胡昭玲、宋佳,(2013)“基于出口价格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3期。
- 黄灿,(2014)《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发展进程及经济效应研究》,博士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施炳展,(2010)“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世界经济》第1期。
- 唐晓华、李绍东,(2010)“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 Baldwin,Richard,and Javier Lopez-Gonzalez,(2013)“Supply-Chain Trade:A Portrait of Global Patternand Several Testable Hypothesis,”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18957,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050 Massachusetts Avenue,Cambridge,MA 02138,April.
- Hummels David,Jun Ishii,Kei and Mu Yi,(2001)“The Nature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54(1),75-96.
- Gereffi,Gary,John Humphreyand Timothy Sturgeon,(2005)“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12,Issuel,78-104.
- Greeaway D.,Hine R.and Milner C.,(1995)“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A Cross Industry Analysis for the UK,”The Economic Journal 105,1505-1518.
- Kaplinsky,Raphael,Morris,Mike,(2006)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Prepar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 Koopman,R.,Powers W.,Wang Zhiand Wei S.J.,(2010)“Give Credit to Where Credit is Due:Traning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NBER Working Paper,No.16426.
- Kaplinsky,Raphael and Jeffery Readman,(2005)“Globalization and Upgrading:What Can(and cannot)be Learnt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in the Wood Furniture Sector,”Industrial and CorporatChange 14,Issue 4,679-703.
- Upward,Richard,Wang Zheng and Zheng Jinghai,(2012)“Weighing China′s Export Basket:The Domestic Content and Technology Intensity of Chinese Export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41,Issue 2,527-43.
- 1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装备制造业。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发展司出版的《中国装备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装备制造业”的范围主要是指国际工业分类——ISIC Rev2中的第38类——“金属制造品、机器与设备”;对应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的第34-37与39-41类;相当于欧洲国家的“资本货物制造业”。参见:雷平,《外资对我国高技术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112页。
- 2 “金属制品”是否应属于装备制造业范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ISIC Rev3.1中指出第28类“金属制品”的功能是静态的、不活动的,而第29-36类涉及的是将此类金属制品组合或组装成更复杂的部件,都与运动部件配套工作。可知“金属制品”不太符合装备制造业的含义。此外,现在国际经济分类统计中,一般“金属冶炼与压延”与“金属制品”混合在一起,不加以区分。
- 3 见《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1994年3月2日国务院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
- 4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明确指出到2010年的装备制造业战略目标: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业集中地。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 5 这十大产业包括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在此之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还实施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瞄准的主要是基础设施领域,目的是扩张国内需求。
- 6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指: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 7 《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于1979年颁布,1990年和2001年进行过两次修改。《外资企业法》于1986颁布,2000年经过一次修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于1988年颁布,经过2000年一次修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这三部外资法的合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 8 对于这两个目标的最早描述,见朱镕基2000年3月5日-15日在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1-2005)。
- 9 “进口-生产”模式也称I2P,指企业为生产在本地销售的产品进口中间品。“进口-出口”模式也称I2E,指企业为了出口,进口中间品进行生产。
- 10 根据Richard Upward et al(2012)垂直专业化测度方法,应用2011年WIOD和中国海关数据计算得到。
- GVC是英文global value chain的缩写。
- 详见Baldwin and Lopez-Gonzalez(2013)。
- 胡昭玲、宋佳(2013)通过考察全体商品的出口单价,来研究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变化。考虑到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工贸易占比较大,因此通过中间品的出口单价来衡量其国际分工地位。
- 主要相关零部件为:铁道车辆的轴、轮、制动器、联结器、缓冲器及其零件。2002年相关零部件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为3900万和2400万美元,2014年进口和出口分别达到11.3亿和5.4亿美元。